Source:weheartit.com、/weheartit.com、fixthephoto.com
打從進入求學階段,每個時期都會遇見許多新朋友,陪著我們感受不同的人生時刻,度過不一樣的感動。曾幾何時,行事曆上充滿著各種飯局,滿滿的行程都是和朋友相聚的證明;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朋友逐漸銳減,想找一個人說話都沒辦法?
30 歲後,大家紛紛邁入人生新的階段,可能結婚、可能生子,可能在事業上有了新的跑道,太多嶄新的一切,讓我們不能時常相聚。但其實,現在的我們所需要的,會不會也只是一份「適時」的友情呢?
延伸閱讀:25歲是友誼的終點?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我們感情為何淡了...
心的距離,遠比實際上的距離還重要
Source:Pexels@Ichad Windhiagiri
以前總認為,朋友就是要時時刻刻都在一起,只要一通電話,就要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如果因為有事耽擱,或者臨時無法出現,很容易就被冠上「不夠朋友」、「不把人放心上」的形象。
後來,我們了解了:「真正的友誼是不管距離有多遠,都能真切地關心到對方。」也許今天因為工作一南一北,或是因為要照顧家庭無法時時見面,但想起彼此時,腦海中浮現的笑容和內心富有溫度的暖流,正是你們互相關心、心靈相通的最佳鐵證。
延伸閱讀:長大後友誼慢慢消失了...呂秋遠道出成長必修課:人生就是這樣,走著走著就分手了
關鍵的時刻,給予剛剛好的陪伴
Source:weheartit.com
記得以前大學時,每次心情不好或是和男朋友吵架時,身邊總會有一大群的朋友可以哭訴,因為有他們的陪伴,讓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惡劣的情緒也因此有了出口,得以盡快排解。
如今,我們各自有了新的生活,但那顆視彼此為重要之人的心,卻不曾改變過。即便無法再像以前一樣,隨時都有人聽自己說話,但大家都很清楚明白,當我們真正需要對方的時候,就算只是一通電話或一段訊息,也絕對是撫慰情緒、拉人一把的媒介。
延伸閱讀:【克編雜記】別相信真正好友久不聯絡,也能無話不談的謬論!「用心經營」才是不敗之道!
照顧好自己,不帶給朋友麻煩的體貼
Source:twitter
隨著年齡改變,我們慢慢明白,其實許多事情除了當事人以外,其他人是很難用全盤的角度看待。因此,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學習自我消化,不再像以前一樣,發生什麼時候都要立刻跟朋友報備,如此一來,無形中自然多了能體諒他人的能力,並明白「沒有誰應該接受自己情緒」的道理。
將自己維持在正面的狀態,處理好生活裡的每件事務,讓朋友們知道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使彼此未來的相見能著重在那些快樂、美好的事情上,而不是腦人的抱怨,這樣的成熟舉動,對朋友而言也是一份充滿善意的體貼。
延伸閱讀:到了30歲不用怕!張鈞甯大方擁抱年齡的變化:「現在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說一輩子太沉重,說長長久久太未知。至少,邁入 30 歲的我們,得以從不同的心態和角度來看待「朋友」這段關係,對於真正的友誼,只要有了全新面向的見解,便能維持好彼此間的互動橋樑!
原文出處:女子學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