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所謂親密關係,是讓愛在彼此之間流動,時而我接住你多一點、時而你耍賴多一些,然而一場疫情,卻為戀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忽地拉長的相處時間,縮小了彼此喘息的空間;意外拉長的距離,開始了沒有預期的想念。愛裡有變動,會帶來衝突與不適,打破了過去「我們以為」的平衡點。
女人迷請來心理諮商師、女人迷駐站創作者盧美妏擔任講者,她將以諮商經驗作為背景,和大家聊一聊——疫情下,我們如何化解關係衝突,如何對近距離的彼此充滿好奇,以及如何在遠距離的情況下維持愛與激情。
延伸閱讀:遠距離戀愛你適合嗎?擁有這 6 種「異地戀特質」無論再遠也能愛得超甜蜜!
給疫情下的戀人們:好好吵架,才能好好相愛
source:Unsplash
直播一開始,美妏以中國作家馬伯庸的一段話做為開場,她鮮明沈穩的嗓音,帶著參與者溫柔俯視自己,發現原來在我們未曾想像之處,那些曾經理所當然之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現在的我們,被迫進入新的狀態,使得許多小細節開始被放大,」美妏提到,已婚 / 同居伴侶在疫情後首當其衝,面臨最大的難題是「極致近距離」的開始,生活場域縮小,使得相處密度高於以往,衝突發生後不再能夠有靜心的空間,而生活當中的小差錯更容易被放大解讀。兩個體之間的碰撞,始於生活細節,你才發現「我們是如此的不同」。
source:Unsplash
美妏循循善誘,話語之中飽含溫柔的引導,彷彿在說:「親愛的,你所遇之事,我都懂。」有種被貼心呵護、悉心理解的感受,她提到:「雖然疫情後的高密度相處容易產生衝突,然而長期宅在家,也是重新認識伴侶的好機會。」許多關係的問題與衝突來自於「先前迴避」過的問題,你以為彼此之間是因為距離與生活習慣的轉變才開始衝突頻頻,然而事實上,所有的衝突都有其因,過去拍拍屁股出門上班後可以緩解的情緒,如今都在一室內不得不爆發出來,於是,「我忍你很久了」是這段時間爭吵的慣用起手式。
面對伴侶間的衝突延長賽,溝通就好比一場馬拉松,選手起跑,在途中你容易感到疲憊沮喪,甚至眼看終點遙遙,萌生想要棄賽的念頭。但要知道,馬拉松最重要的是強大的心理建設,與自己對話,明確終點,然後調整步伐。
延伸閱讀:遠距離戀愛如何維持?4個方法告訴你,「自己先過好」對彼此最健康
給疫情下的遠距離戀人們:距離根本不是分手的藉口
source:Unsplash
疫情發生,許多原本沒有住在一起的伴侶被迫分離,相反的,也有原本可以保持固定見面頻率的遠距戀人,現在想要見上一面,更是難上加難。疫情拉長了相處的距離,同時,也打破了恆常的相愛模式。身為遠距離戀愛的實踐者,美妏講起遠距離關係,帶有一種「一路走來」的成熟,她用穩定的語調說著,從直播螢幕這一側,也能感受到她帶有安定力量的眼神。
「遠距離為什麼難?」美妏一面提出問題,一面給出她所認為的答案:「遠距離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沒辦法完成我們對愛情的期待,所以平衡遠距關係最重要的事情是『調整彼此對於愛情模式的期望』,讓溝通拉得更深一些,你才有機會透過遠距離,認識最真實的伴侶。」至於如何調整共識、創造新的關係模式?美妏提到,可以透過以下 2 個行動來進行遠距相愛的練習。
1. 主動創造新鮮感和激情
source:Unsplash
戀人們無法一起生活,勢必會遇到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我們如何找到共同話題?談到遠距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在彼此的生活之中,為對方保留位置、創造連結,在已經瞭解的事情之外開發更多可能性,透過對伴侶產生「好奇心」來看見更多面向的彼此。美妏分享,好奇心是用以延續愛的關鍵能力,用好奇心去認識伴侶新的部分,才可能在「已知」的日常生活之中,挖掘對方更多「未知」且令人心動的面貌。
「剛在一起的人,即便遠距都仍保有新鮮感和激情,但如果你們在一起很久了,又各自在家防疫一個多月,這種新鮮感和激情早就不見,那我們怎麼從親密感和熟悉感之間,培養出新的激情呢?」美妏習慣在提出解方之前,先帶出核心問題,她認為,伴侶之間的新鮮感需要培養,如同長時間的關係維繫,不僅僅是靠純粹愛的本身,更需要來回調整和經營。
延伸閱讀:【心理測驗】你會用什麼驚喜,迎接回國的遠距戀人?測出共同「愛之語」,了解才能感情升溫
source:Unsplash
「新鮮感這件事情,大家看法不一,」美妏說,有些人靠的是換一個對象,重新展開新的旅程,然而對她而言,所謂的新鮮感並不是尋覓著未知的對象,一起去做已知的事,而是和「已知」對象一起去做『未知』的事。「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在擁有親密感的同時,創造更多的新鮮感和激情。」美妏說,親密關係仰賴親密,而親密,則來自於彼此熟悉。增加彼此之間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你便能看見伴侶仍有平時你不曾留意之處,同時,你也能讓他感到自己受到關心。
2. 認清事實,看見遠距離的好處
source:Unsplash
很多因遠距離分手的情侶,多半會說:「我們因為受不了遠距離所以分開了。」然而,美妏卻在這個看似攻無可破的事實上有著不同於此的看法,她說:「關係會有衝突,來自於先前迴避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一定是遠距離產生的,問題和衝突來自於缺乏理解,以及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疫情,確實帶給「關係」很大的挑戰,然而,我們的相處真的是因為距離,才變得這麼困難嗎?
「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遠距離和近距離的親密關係,在分手的比例上並沒有實質上的差異,」美妏提到,這也就代表,無論遠距遠近,會分手的人終究還是會分手,而不會分手的人,無論現實狀況如何,始終都還是可以走到一起。即便如此,美妏也同意,遠距離與近距離的感經營模式大不相同,對於大部分初試啼聲的遠距戀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看不到遠距離關係和近距離本質上的差異」,這些不同,會使得彼此對於愛情的需求無法滿足,在難以接受分開現實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爭執。
source:Unsplash
「我們很常把對近距離戀愛的期待,套用在遠距離關係,這是需要調整的。我們需要調整期待,因為近距離的方式在遠距離顯然無法適用。」美妏說,遠近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能否找到對應的方法,以及我們能否找回面對關係時的彈性。把「近距離戀愛」的框架從我們身上移開,面對我們無法見面擁抱的現實,然後,找到新的相處方式。
失望是最靠近真實的時刻
source:Unsplash
無論是疫情下的近距離關係,抑或是遠距離關係,衝突其實都來自於「期待」和「現狀」不符,想見面卻見不了面、想獨處卻缺乏自己的空間,在這些「我想要」無法達成的情況下,戀人們可學著別把原先的期待放到現在。
內文或圖片經過原作者/攝影師授權
更多內容:
【遠距戀習題】遠距離三階段教我的事:「一起」是可以創造的,距離不會阻礙浪漫
【遠距戀習題】遠距情侶爭吵的 5 個練習:記得所有的惡言相向,都源自於愛的需求
【遠距戀習題】一年未見,愛情恆溫的三個練習:找到生活中,彼此喜歡的平衡點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