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強調雙足無感輕盈的這個鞋履世代,運動品牌挑戰了各種材質的革新。Nike 這次反其道而行,帶你找回運動場上存在於鞋底的彈簧技術,這項始於 1984 年的概念,將透過 Nike 高端的研發技術,將於 2018 年正式回歸鞋履市場!
▌想法從一個裝置開始,在 Shox 正式發售的數十年前,這一個設計就從 Bruce Kilgore 的奇妙機械裝置開始。
Nike機械緩震的夢想始於1984年,也正是那時,Nike開始了以優化能量回彈技術為目標的生物機械實驗。剛開始時,Nike設計師和工程師在跑鞋的中底添加了鋼制彈簧,想試驗它能否提升跑步效率。一年後,他們試驗了一款多層葉片式彈簧鞋跟,想看看能否找到最佳的緩震和平衡點。在之後的整個80年代,他們都在不遺餘力地對各種組合和機械柱體進行試驗。
▌第一雙Shox產品R4於2000年首次上市。
1997 年採用雙片式發泡柱體結構的原款 Nike Shox 終於誕生!直到 2000 年被眾多運動員穿在腳上。經過不計其數的試驗和令人難以忘懷的審美風格讓這雙球鞋在許多鞋迷心中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地位,爾後更以此為基礎將該技術運用於眾多籃球鞋、跑鞋、訓練鞋和網球鞋上,而另人記憶深刻的,還有在廣告中鞋子走起路來發出 “ 啵、啵 ” 聲響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第一雙 Shox 籃球鞋 Shox BB4 由 Eric Avar 設計,從草圖即可看出鞋子首創時充滿機械性的結構。
2018 年 Nike Shox 將以新的形象重新歸來!
2017 年三月從零開始,利用僅八個月的時間將概念成型並且製造鞋款,這雙鞋的研發設計過程是 Nike 有史以來少有迅速的設計之一,印證了 Nike 的對於製鞋所擁有的專業技術。
Aaron Cooper、Greg Thompson 和 Brian Farris 三位皆曾參與的 90 年代的產品設計、工程設計和市場行銷,Aaron Cooper 之前參與過一款 Shox 產品的設計(Shox BB4),在他的職業生涯中,Greg Thompson 和 Brian Farris 一直都是他值得信賴的夥伴,這次他們三人一起設計出了這雙鞋的最新款 Nike Shox Gravity。
Aaron Cooper、Greg Thompson 和 Brian Farris 在三月份提出了關於這雙鞋的初步概念,4 月 19 日便開始著手設計。剛開始他們在俄勒岡州比弗頓 Nike 全球總部,利用 Nike 快速開發原型的能力,迅速地把他們最初的概念變成了生產級別的產品。
「我們製作的樣品鞋是 12 號的,因為 Greg Thompson 和我的腳都是12號,所以我們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資訊就可以做出決定。作為產品創造者和運動員,我們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直接地一對一地設計這款鞋子。」Aaron Cooper 這樣說道,參與設計的 Greg Thompson 也曾是 Nike 旗下的一名鐵人三項運動員,再經由設計師們的實際體驗,更加快了一雙鞋研發的速度。
「 不管什麼時候,當我們設計出一款創新產品時,我們應該為人們帶來新的體驗,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 Greg Thompson
新款 Shox 的設計過程中,創造一種獨特的鞋內體驗是三位設計師的首要目標,在跑者的回饋中點出了兩種獨特的感覺,幫助設計師確定了他們希望創造什麼樣的體驗。承襲了近年來輕量的需求,體驗過的運動員形容運這雙鞋是「從新鮮鬆軟的雪地上滑過時那種飄然的感覺」。而南加州的跑者則希望這雙鞋子能夠複製他們站在衝浪板上的感覺,他們說他們想「在人行道上體驗衝浪的感覺」。
▌最新款 Shox 的設計對感覺和審美的側重是相同的。
三位設計師表示,在早年他們曾執著於血底經典的圓盤設計,但在這次他們將視角回歸於穿著者的實際體驗。這雙鞋的設計,我們不妨把他想像成一個等式:鞋底 + 圓盤 + 柱體 + 外底 = 一個一體式結構,每個部分共同作用創造最終目標即是符合穿著者需求的體驗。
對設計師 Aaron Cooper 來說,這雙鞋也代表著「從汲取運動員意見到穿到運動員腳上,從一張白紙到最後的產品,Nike有史以來最迅速的設計之一。」
此配色絕非唯一版本,Aaron Cooper 和 Brian Farris 執行這項計畫,Greg Thompson 則負責調整外觀設計出 25 雙不同設計版本,這些鞋款將在 2018 年初隨 Shox Gravity 發佈,並將推出更多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