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正當中,到公司附近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傳統麵攤,叫上一碗熱騰騰的麵,稀哩呼嚕配上幾道滷味小菜,就讓人心滿意足。深夜時分,肚子突然餓的咕嚕叫,打開冰箱隨意清出材料滾水煮麵,拌個醬隨便吃吃,過後讓人一夜好眠。
.jpg)
麵食,從千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便開始撫慰人心,也是人類對自然植物的美妙運用。隨著時間流逝,做麵與吃麵的方法也與時俱增,雖然現在世界各地有著千百種麵料理,讓人永遠都吃不膩,但從以前的手揉麵糰到現今的工廠生產,要找到好吃的麵卻須要費一番功夫。而曾國城先生的「曾拌麵」便是對「麵」有著無數堅持,要做到「好麵」,得先符合一些標準。
麵體改良麵醬合一,日曬溫度天然防腐
「曾拌麵」有兩大支系,分別是「曾拌麵」和「曾粉」。拌麵的麵要考慮與醬汁的結合,因此改良了一般關廟麵,做成了波浪狀的厚芯麵,薄處吸汁厚處彈牙,一口麵入口,無論風味還是咬感都豐盛不已。「曾拌麵」也採用傳統台南關廟麵製作方法,將麵條攤在玻璃屋陽光下自然風乾日曬,聞起來有暖暖溫度,折下去啪擦一聲表示含水度足。
.jpg)
而米粉也經無數試驗條配出完美比例,吃者只需要控制沖麵熱水的多寡,就能決定要吃乾米粉或是湯米粉,非常人性化。高品質的麵條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是醬汁的堅持。
拌麵4種傳統口味,齒頰留香
「曾拌麵」與「曾粉」各有4種傳統口味,種種皆經多次研試,不僅請來港式茶飲大師陳偉強監製其中一味,層次豐富的醬汁更讓美國知名美食部落客Hans Lienesch評為世界前十方便麵。
.jpg)
「曾拌麵」招牌口味是「香蔥椒麻」,迷人蔥香與提味椒麻讓人吃著,心中充滿台灣生活的點滴回憶。而「胡麻醬香」使用新鮮脫殼芝麻製作,濃而不膩,「麻油椒香」使用低溫萃取四川花椒,香中帶麻,最後「香辣豆撈」由香港茶飲大師監製,蒜香、紅蔥頭與辣椒層疊出過癮滋味。
.jpg)
而「曾粉」的4味分別是傳統風味「紅蔥肉燥」、「香菇肉燥」,以及「麻辣肉燥」,最後的「海味叨沙」不僅有著濃郁南洋椰漿香氣,米粉因應較厚重的醬汁而調整成0.7mm粗度(其他皆為0.5mm),讓人同時享受湯與麵的美味。
.jpg)
無論何時都能來上一碗熱騰好麵!
「曾拌麵」無論是乾拌麵還是米粉皆讓人吃過難忘,最棒的是,只要放幾包在家或在公司裡,無論晴雨也無論時間,只要想吃都能隨時煮開水,泡上一碗熱騰好麵。講到這裡編輯都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