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跳脫可愛少女風,來說說這個具有十足藝術價值的《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特展。這可以說是2019年最逼真且鉅細彌遺的一場展覽。集結24位國外的藝術家創作,31件超寫實主義雕塑作品,彷彿真人佇立在你眼前,一雕一塑都非常逼真,用作品探討從道德倫理、生老病死等深度議題。展覽共分為五大展區,「人類分身」、「單色人像」、「局部身軀」、「『巨』細靡遺」及「變形寫實」,就讓儂編帶大家搶先一看吧!
人類分身
首先進到第一個展區「人類分身」,就直接帶大家看鮮肉了!名為《健身男子》,仿真比例將人體雕模造出,不論肌膚、毛髮的逼真度,還是球鞋上略帶斑駁色塊真實感,都像一個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這種仿真式的雕塑在1970年代時開始盛行,藝術家耗費大量精神與力氣在製程及創新的材料,追求製作出極度逼真的塑像,看起來非常真實、富有生命力的表情、會呼吸似的人體雕塑。
延伸閱讀:暑假展覽懶人包整理!加菲貓、泡泡先生、玩具解剖展美到拍不完
單色人像
進到第二展區「單色人像」,迎接你的是單色的雕塑,在1950年代晚期後,藝術領域開始吹起抽象風,藝術家喬治席格創作的雕像沒有寫實的色彩雕琢,反而走出一條新的道路,用單色的樣貌呈現,這種單色人像的模樣,雖然缺乏真實的色彩,少了寫實的效果,反而強調塑像本體凸顯的美感。
延伸閱讀:下個IG潛力熱點!華山新展覽《幻・彩・影 萬花筒特展》即將登場!
局部身軀
走到第三展區「局部身軀」則是局部放大特寫身體的某些部分。源起於1980年代起,許多的藝術家不在追求仿真、逼真的人體雕塑,反而開始局部地放大身體的某些特定部分。藝術家們利用呈現局部的身體區塊,開啟對根深蒂固的身體形象重新思考的轉捩,如展場作品《聖母頌》,有當時歷史遺緒的隱喻,更耐人尋味。
延伸閱讀:「蒙娜麗莎的微笑」、「拾穗」名畫主角變成貓?貓奴必去展覽在台登場
『巨』細靡遺
第四展區「『巨』細靡遺」,顧名思義就是放大物體,再細琢部位的特寫,如這個名叫《平凡男子》的作品,男子宛如真實地從地表鑽出,不管是破裂的地面碎塊,還是男子的表情、皺紋、手上滿佈的粗細血管,都讓人覺得畫面十足「震撼」。這種「超寫實」的方式利用規模的變化刻畫人的型態。放棄同等真人大小的尺寸,將比例放大或縮小更深刻的展露自我意識的情緒。
這個名叫《老婦與嬰兒》的作品,不論是婦人臉上深刻的皺紋還是嬰兒髮毛稀疏的頭皮,都很像真人般會呼吸一樣。
延伸閱讀:ELMO被解剖了?怪可愛的《玩具解剖展 JASON FREENY ASIA》將於華山登場
變形寫實
終於來到儂編最喜歡的第五展區「變形寫實」,也是儂編認為最精彩壓軸的地方,這區「變形真實」,大量用抽象、扭曲,如作品《潘那吉歐塔:對話1.變體2》,女子被拉長的表情倒影如兩座的綿延山丘,沒有喜怒亦無哀樂,卻讓人佇立良久。這是一個壁掛式浮雕雕塑,源自攝影序列,在短時間內拍攝,栩栩如生的狀態,從任何一側看過去,都可以看見不一樣的體驗。
這個近看真的會起雞皮疙瘩,栩栩如生的金髮、細微雀斑,這個有點像大象卻又像人的造物,名為《新生兒》,反應著人類為了追求科技,氾濫使用基因改造,而造出奇特物種的深度議題。
【《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特展資訊】
展期:2019年6月29日(六)至9月22日(日)
時間:10:00-18:00 (17:30最後售票/入場)
地點:中正紀念堂 1展廳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德國IKA
Source: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德國IKA
立即加入儂儂LINE@ 每週五抽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