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何以看見風的形貌?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來到第二屆,去年年底登場後將一路進行到今年3月1號,主題為《逆風旅行Headwind Odyssey》,規劃出三大主軸:「氣象電影」、「科幻經典」、「時間旅行」;藝術家們逆風而行至屏東海生館旁車城鄉海口港,34組藝術作品齊聚,在呼嘯的陣風裡誕生這場台灣最南的藝術盛會。這次由儂編帶各位欣賞其中7件有意思的作品──不過透過照片難以真正欣賞,一定要到現場去看看!
延伸閱讀: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開跑!海生館、墾丁之外,超大型景觀藝術讓你IG打卡拍不停
《水泥動物園》 - 邱承宏
Source:屏東縣政府
《水泥動物園》那些觀看海平面的水泥動物雕塑,是70 年代曾流行於公園及學校的時代舊物,這些雕塑由不知名的水泥匠所製作,外觀滑稽、欠缺設計感,藝術家邱承宏將這些棄置於山林間的水泥動物運送至海灘上。它們面對大海的眼睛是哀傷,但也終於在這裡重新活過了一次。
延伸閱讀:屏東IG打卡新景點「職人町」!老舊宿舍重整宛如「小巴黎」美到不行
《海口有聰鏡》 - 陳宗寶
Source:屏東縣政府
對於落山風,陳宗寶想到洋蔥堅韌、甜美的特質。藝術家以洋蔥讓風具象化,《海口有聰鏡》會隨著陽光的照射角度及風吹不斷產生變化,因此它同時也是動態、不固定的──這些特性同時也是風所擁有的,那它是否也是風的一部分?
《風之夢土》 - 李蕢至
Source:屏東縣政府
作品《風之夢土》以堅韌的竹子為媒材,回應屏東強勁的落山風。多年以前此處有一特殊的地貌:「海口沙漠」,又稱夢之灣、小撒哈拉沙漠。大片的沙漠是因為強風而產生,有隆起、綿延的沙丘,地形會因四季產生不同的變化。作品名「夢」,是因為海口沙漠今已不復見,底下的黃土頂多是沙灘。那流線與隆起的弧度,是否為已經死去的沙漠骨骸?
延伸閱讀:桃園「Amour373」cafe把萬噸沙灘搬進咖啡廳!赤腳散步也ok
《凝視未知的海洋》 - 曾瑋
Source:屏東縣政府
《凝視未知的海洋》在陽光下有透明的顏色,作品以鋼筋複製海口港堤岸上廢棄的觀察哨結構
,二手的廢棄魚網則用以型塑空間。 作品就佇立於堤岸上,像是與觀察哨互為表裡。「凝視」是它觀察海洋、風、地貌,我們再對它凝視,又能找出一點環境在它瞳孔裡的反射。
《海平面以下》 - 讓豬仔飛
Source:屏東縣政府
《海平面以下》以海港景觀的漁船為造型,大概是挖了好大的一個坑,再將這艘「船」放置進去。若從這件作品的頭尾去看,可以發現它真的低於了海平面以下,人們只要走下樓梯、走進這艘船裡,海就是高於了你。這種感覺很奇妙,船沉沒(或浮)在沙土之中,為什麼「走進海平面以下」如此輕易呢?還可以聽見海的聲音。其他人也看不見你了,同時你也潛入了地平線以下。
延伸閱讀:露營越來越豪華!台中「向海那漾」緊鄰大海,時髦造型帳篷太網美啦!
《漫遊巴士》 - 李承亮
Source:屏東縣政府
《漫遊巴士》致敬了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場景──這或許也是最多人想合照的作品──太空人走過這個通道,走進了他所想像不到的旅程的終點。而這台巴士朝向海洋,或許是要將我們載往未知、複雜、漆黑的那一處。
延伸閱讀: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炸.彈.花》 - 南藝 Group B X 梁賴昌
Source:屏東縣政府
《炸彈花》為藝術家對該地歷史的紀念(就儂編的資料搜尋,很有可能是2007年的海口未爆彈事件),結合炸彈及花的形象,只要大風吹起,作品便會閉闔起來成為炸彈;要是風勢歇緩,作品則展開為花的型態。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將展出到2021年3月1日,集合裝置藝術、建築、雕塑、多媒體、平面設計等不同領域的34座藝術品,終於讓我們得以「看見風」。
延伸閱讀:台北華山展覽「微縮人生」正式登場! 「日本電視冠軍」攜手台灣微縮模型王,兩大名師、60件創作帶你穿梭時光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