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exels.com@adam-dubec-745977、pexels.com@taryn-elliott
山有山的壯麗,海有海的浪漫。自行車旅遊近年來之所以人氣看漲,除了沿途的美景吸引人外,透過雙腳踩踏、造訪想去的地方,更讓人充滿成就感。不過,想規畫一趟自行車旅行,該怎麼著手呢?
延伸閱讀:台北單車輕旅遊!北部5條「絕美腳踏車路線」推薦,讓你探索未知秘境
規畫自行車旅行的關鍵:「路線」比「目的地」更重要
Source:pexels.com@pavel-danilyuk
和一般旅遊不同,規畫自行車一日遊時,選擇想騎的「路線」比「目的地」更重要。如果只以某個景點為目的,把騎自行車當成抵達的手段,那一路上只會感受到辛勞和疲憊,還不如開車或搭火車來得輕鬆。
因此,長程自行車旅行不一定要設定主要目的地,因為大部分的樂趣在於騎乘的過程,以及沿線看到的自然風景、建築、店面。你可以在出發前使用地圖輔助,看看在選定的自行車道附近有哪些地方你想繞過去,這會讓路途多一些趣味。
探險不必捨近求遠,《自行車長途騎乘戰略》建議,你能以自家為中心,畫出半徑 20~30 公里的範圍,從中選出你想造訪的地點。你可能會發現在你熟悉的街道巷弄間,有你從未發現過的鮮美小吃,或具有特色的咖啡廳。
延伸閱讀:誰說去北海岸都是在看海?淡水、三芝一路玩到石門,騎單車、午茶、啖海鮮樣樣都尚好
依能力擬定騎乘距離:從 15 公里起步,隨時注意身體狀況
Source:pexels.com@thelazyartist
騎乘距離要依車手的經驗、體力狀況而定,若一下子就挑戰超過自己負荷的距離,除了可能對身體肌肉造成傷害,也會抹煞騎自行車旅遊的樂趣,因此「循序漸進」增加騎乘距離是最佳的做法。
無經驗者或較少騎乘自行車的人,騎乘距離可以先設定 15 公里,造訪附近的店家,路途中隨時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況;等到 15 公里已經無法滿足自己時,再挑戰 20~30 公里;20~30 公里以上無法滿足時,再挑戰 50 公里以上。依個人狀況增加距離,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肌肉是否在騎乘後過度痠痛。
延伸閱讀:淡水又多一處新秘境!盤點淡海輕軌崁頂站必去4大景點,洗版IG海際線公路原來在這裡!
長途騎乘必備兩大用品:工具包、補給品,應付臨時緊急需求
長途騎乘旅行的兩類必需品為「維修工具包」和「補給食物」,前者是為了應付路途上發生爆胎、落鏈等緊急問題,後者是避免因為太餓、太渴而體力不支。
維修工具包含:處理爆胎的工具(挖胎棒、補胎片、砂紙、粉筆、打氣筒、備用內胎)、其它工具組(螺絲起子、扳手、工作手套)以及煞車或變速器零件壞掉時可緊急處理的束帶。其它必備品還有毛巾、雨具、行動電源、鏈條鎖、替換衣物、攜車袋等。
補給食物要注意的地方是,長途騎乘耗水量大,除了水瓶可再另帶幾個水袋,食物要考量方便攜帶,如巧克力、餅乾、肉乾、能量棒。
延伸閱讀:嘉義「日環食」之外的人氣景點!這3處神秘「黃金隧道」阿勃勒樹爆炸盛開,天文奇景錯過再等200年!
推薦!北中南 3 條自行車道,特別適合自行車旅行新手
交通部將 2021 年定為「自行車旅遊年」,修繕、優化了不少自行車道。以下根據交通部觀光局《台灣自行車旅遊網》,推薦新手也能駕馭的北中南 3 條自行車路線:
1. 北部:雙灣自行車道
Source:北海岸籍觀光國家風景區
雙灣自行車道長度僅 8 公里,適合自行車旅遊新手或親子同遊。以淺水灣為起點,白沙灣為終點,沿途可飽覽北海岸風光,其中麟山鼻步道為電影《不能說的・祕密》的場景地點。
延伸閱讀:《不能說的•秘密》韓國版卡司確定!EXO的他確定接演男主角,桂綸鎂角色海選中
2. 中部:東豐綠色走廊
Source:台中市政府觀光局
東豐綠色走廊位於台中的東豐鐵路綠色走廊全長 12 公里,是台灣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道,沿徒兩側有綠樹相伴,還能觀賞到大甲溪,是一條非常寧靜,適合沈澱心靈的路線。
延伸閱讀:台中旅遊還在去高美濕地嗎?巨型波蘿麵包店、夢幻玻璃屋,5個超好拍景點讓你美照拍不完!
3. 南部:白河竹門綠色自行車道
Source:台南旅遊網
位於台南的白河竹門綠色自行車道,特別適合夏季時分造訪,每年 6~9 月能觀賞壯觀的蓮海,與金黃色的阿勃勒花海,彷彿進入了小說中的仙境。
主圖來源:pexels.com@riciardus
原文出處:經理人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