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影搖晃的台中美術園道旁,悄悄生長出了一座新的藝文聚落:「留白空間 blank space」。四層樓的老宅,第一層是茶藝,第二白天喝咖啡、夜裡品酒,三與四樓是選物空間及藝文展區,作為「有機實驗基地」,要我們步入一種沉浸式的藝文體驗。經試營運,留白空間將於 10/16 正式開幕,令人期待未來會為台中──或台灣留下什麼樣值得停留的瞬間。
延伸閱讀:台中美術館咖啡廳推薦這5間!「Mojo」入選全台25最佳咖啡廳,「The Cafe Deco」愛馬仕餐具太奢華
老靈魂,新滋味
source:留白計畫
由王奕翔、周亭亭、林黛蓉三位創辦人在台中所成立的文化體驗空間品牌「留白計畫」,其基地「留白空間 blank space」即是一種大型創作,座落在台中藝文中心──國立臺灣美術館鄰近處。這是一座四層樓的老宅,陽光從天井灑落,透過大面落地窗眺望綠地;保留歲月的部分樣貌,看得見磨石子地、鐵的鏽蝕痕跡,或柱體上的紅磚與牆面灰泥,無隔間的設計則在空間內敞開了視野。
延伸閱讀:台中「富地市場」號稱"台版築地市場"!由全台最美市集「綠美丘」操刀,連日本媒體都衝來搶著打卡
一樓「留白茶想」:深度探索台灣茶文化
source:留白計畫
踏進老宅先聞見的是茶香。一樓為「留白茶想」,邀請茶學專家、「講茶學院」創辦人湯家鴻引導我們深度探索台灣茶文化,在此可以體驗以茶碗沖泡的茶道,學習茶歷史與時代器物特色,理解茶道精神。要靜靜地在陽光柔和處,那些飲茶區與吧檯的座位、榻榻米共飲區(螳螂的刀臂下)像碗裡舒張的茶葉鬆弛身心。空間裡,另外是圖像創作者吳睿哲以「溫室」為題的設展,剪紙捕捉植物與生命細膩純粹的線條。
source:留白計畫
延伸閱讀:台中10間美食推薦!來碗「白水豆花」配上「麵包林里」的可麗露好奢侈啊!
二樓:「啡語」或「酒喃」,品咖啡或飲雞尾酒
source:留白計畫
二樓塗抹上白所以清楚聞見咖啡的氣味。白天為「留白啡語」,此處演繹的是日本四大沖煮流派之一「松屋式」,強調無框架,不需高規格材質濾杯,只要以最簡單的鐵絲搭配濾紙或法蘭絨布即可煮出風味乾淨且穩定的咖啡。能由職人現場手沖三杯風味的咖啡,或你也能在磨豆聲之後,為自己緩緩注水,不必再像上班日一樣匆忙外帶奔逃。這裡亦有留白發展的獨家咖啡豆與選品;想不到今天喝什麼,就扭蛋,從扭蛋機抽選出豆子,隨機也隨興地品味咖啡。
source:留白計畫
但到了夜裡顏色又變了,變得神秘且刺激。夜晚是「留白酒喃」,邀請 KOR Taipei 首席調酒師楊子逸、 77's Bistro 調酒師葉宣民、昨天 Bistro & Flavor 主理人郭銘與資深調酒師游庭彰,調製風味各具甚至他們說「情慾奔放」的雞尾酒──這裡結合了「限定成人美術館」,由攝影師 Zhutor 以調酒進行攝影創作「微醺室」勾勒女性與情慾的羈絆。不是在夜裡胡亂買醉,留白酒喃是匯集了北中南特色調酒師,以情境體驗引導品酒,品味文化與酒液在口腔裡對你說的話,創造不一樣的台中夜生活。
延伸閱讀:台中「飛花落院」費時十年!簡潔京都風格隱藏山林之中,無菜單料理只接受預約!
三、四樓:技藝者與藝術家的空間
source:留白計畫
三樓為留白選品品牌「Blue Beach Denim 藍灘丹寧」,推崇環境永續、提供高品質的丹寧選擇與選物,展現對生活的熱情──丹寧講究的留下材質與任時間變化痕跡,亦是留白空間的信仰。同個空間還展設植物滿布的「森居」,創作者劉芷萱 Stephy 以大型植物創作將人們圍繞,傳遞生命循環的永續。
四樓則是完整展區,插畫家「Yu-Ting」與手寫創作者「今晚我是手」共同創作「蛹道」,是一座大型蟬蛹裝置走進後如蛹褪殼,如走過掙扎與潛沉、深入心靈的沉思,應答生命中的難解困惑。要為生活留下沉澱的空間,留白計畫說他們將會以更多活動企劃、市集展覽紮根進台中這片土地,還原傳統技藝的溫度,持續尋找新舊技藝者與藝術家。
延伸閱讀:2021台中美食大戰Top5開打!台灣品牌ABG、WAT,正面迎戰日本冠軍咖啡REC、排隊吐司Ivorish!
【留白空間 blank space/留白計畫】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45號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