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日本自由行的好友們,這篇是個人經驗分享,非專業,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在日本自由行,自駕絕對比較輕鬆,如果沒把握在日本開車,那能選擇 KKday 各大景點的一日遊行程,搭巴士跟各國遊客一起旅遊,也是很好玩、很不同的體驗。
延伸閱讀:疫情前後大不同!解封後到日本玩必須知道的8件事:店家不主動提供免費塑膠袋、新增藥品購買數量上限!
1. 自駕更輕鬆!行李放車上,外出備兩個小包即可
source:Pexels
如果可以自駕,只需要準備台灣駕照,然後去監理站辦一張日譯本即符合資格,不需換發國際駕照。辦完後能一直用下去。左右駕的問題習慣就好了,常轉彎、方向燈打成雨刷或巷子出來轉錯車道,都是能適應的,不用擔心。
如需在雪地自駕,基本上租車公司都會換雪胎,慢慢開最安全,尤其小心解凍、化成冰黑黑的那種道路,容易打滑,車速不要快;上山積雪很深時,道路容易看不清楚,切記別一直往上開,要先下車看路,不然很容易開到路邊田裡;夜晚下雪的能見度不好,盡可能避免晚上開山路或長途。
延伸閱讀:2023 全球最安全國家出爐!台灣、台北市再度狠甩日本、瑞士,奪下全球第3名佳績!
source:Pexels
自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上上下下搬行李。我的隨身行李一定有泡湯手提袋,裡面有洗沐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泡湯完用的護膚品等,再加上輕便行李袋,住幾天就帶幾天衣服下車,大行李放車就好,採買但不用立即使用的東西也放車上。回國前,把行李拉進住宿地方整理、塞滿即可(最後一站的住宿點最好有電梯,不然搬行李會重死)。
2. 善用導航:不懂日文也能用!輸入「電話」就能查
source:Canva
車上的導航通常有中文、日文語音,但按鈕是日文,所以我習慣以「電話號碼」搜尋目的地。把想去的景點存在 Google Maps 上,然後輸入商家的電話號碼,就能在不熟悉日文的情況下更順利地使用導航。
不過以電話號碼搜尋目的地時,要記得把「+81」改成「0」。舉例來說,某間餐廳電話為 +81 967-35-0036,就要輸入 0967350036。送出後,導航可能跳出不只一個目的地,但都會到達同一個地方,可能是停車場、不同門口的差異等。
source:Canva
如果是沒電話號碼的新地標,像是民宿,能改輸入民宿附近的超商、加油站或企業等較大地標的電話,到了現場再找即可。自由行考驗的就是靈活度,想辦法解決問題會很有成就感喔!
延伸閱讀:東京美食推薦!百年壽喜燒老店「人形町今半」擁有日本最高等級牛肉,必吃「極」特餐肉質鮮嫩就像雲朵一般!
3. 購買 ETC:不用買吃到飽,純卡片、過路費結清就夠用
source:Pexels
除非一直東奔西跑,否則不建議買 ETC 吃到飽,租用卡片就好。租車時跟對方說「ETC ㄎㄚˋ ㄉㄡˋ」(Card 的日語發音),對方會拿出一張紙,問你要吃到飽的以日計費,還是純卡片、一次先付 300 元日幣,過路費還車時再結清。
在北海道旅遊時,我有用過吃到飽的 ETC,但每天一直開車不好玩,所以後來都不這樣排行程了。每次都深度體驗,一個地方住 3 晚、選擇 4 個地方左右比較輕鬆又愉快。建議帶手機充電線跟車用手機架去日本,自駕時很好用,有時候不確定車用導航是否正確時,能用手機的 Google 輔助,車上都有充電頭能給手機充電,記得帶充電線。
4. 決定旅行景點:Google Maps 建立「景點資料夾」
source:Pexels
我習慣把每次行程的地標存在「景點資料夾」中。舉例來說,我的九州福岡景點資料夾有 58 個地點,雖然不會都去,但能按照當天天氣、心情、餐飲喜好在範圍內選擇,能更有效率的旅行。新增資料夾、存景點很重要,不過要存也要刪,例如住宿點、取車點、機場是一定要的,但餐廳、超市、景點、市場等能依停留天數刪減,別太貪心,不然最後會選擇障礙。另外,如果你會評論參考是否要去某個景點,提醒你避開幾個誤區,以免被誤導了:
別單看評價總分,真的不準
source:Canva
如果要吃道地食材的簡單小吃店,基本上分數都不會太高,對日本人來說 3.5 顆星都算給高了;有趣的是甜點店、洋食店或法餐,卻能被日本人評 4.5 顆星。實際去過後,你就會覺得:疑?原來只是喜好不同而已。如果想吃道地、傳統的日本小吃,建議依自身喜好尋找,根據分數選擇,可能很難挑到你要的。
注意留評論的是在地人,還是觀光客
source:Pexels
另外,留意一下留評論的用戶是日本人還外國人、是誰覺得好吃。如果要吃定食、海鮮丼,我會更相信日本人寫的評論,尤其是當地日本人,而不是日本觀光客。這從評論內容能觀察出來,例如北海道人跟從東京、大阪前往的旅客,都評鑑螃蟹新鮮、好吃又便宜,我會優先參考北海道居民的評論。
延伸閱讀:日本自由行「澀谷SKY」必訪5亮點!360度無邊際觀景,富士山、東京晴空塔盡收眼底
5. 發掘私房餐廳:用 Google Maps 存「待點料理」
source:Pexels
選定想去的餐廳後,我會在 Google 地標上先看看菜單和照片,選好想吃的餐點,然後把評論上的餐點照片存起來,到現場拿給老闆看。通常老闆會鬆一口氣,因為解決了語言不通的問題。日本人是入座後先點酒水再點餐,不喝酒就點烏龍茶或可樂,這個外來語講英文他們都懂。
出示照片點餐時,可能會遇到料理沒賣了,那店家會推薦另一個類似的料理,我都會說 okay,或是因為有不同口味,店家只要講兩個選項,我就隨便複誦一個,反正都聽不懂,但也有風險,上次去北海道的串燒居酒屋,我整桌的烤肉串都是同一個醬汁口味,因為鹽烤、原味、醬燒,我都複誦醬燒。最後,記得留意營業時間,他們的營業時間都很即時更新,怕客人撲空,店家會覺得自己很不好意思,所以參考營業時間很重要。
6.發掘私房景點:訂閱「在地人 IG 的 #」
既然要找新景點、私房在地人去的地方,那就不要只追蹤英文、中文的 #,要追蹤日文的;同樣,不能只追蹤網紅、旅遊部落客或當地觀光局,這些都推薦差不多的景點。如果是第一次到當地旅行當然可以,但如果已經去第二次、想來點不一樣的,那就追蹤當地人的 #。
如何透過訂閱 Instagram 的 # 來找到當地人的私房景點?下圖分享一些我這次訂閱的 #。先從大分類找特定 # 中,找到看起來最像當地人的貼文(像是 IG 都是周邊生活照的),看看他還用了哪些小分類的 #,把喜歡的主題都訂閱起來,藉此找到更多不同當地人的推薦。
訂閱的小分類 # 以日文為主,有空就看一下訂閱的主題小分類有哪些新貼文,喜歡的就去 Google 找地標、評論,覺得能參考就存進景點資料夾。
自由行充滿冒險與新體驗,尤其我那麼愛日本的食物和祕境泡湯,如果各位也有自己私房的旅遊資訊查找方式,歡迎跟我分享。我特別愛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比較不愛編輯過、採訪的內容,因為我喜歡更在地的生活體驗。
原文出處:經理人
主圖來源:Pexels
更多內容:
旅遊直擊|有錢也不一定搭得到!30 萬起跳、日本最奢華列車七星號厲害在?
10 大人氣日本旅宿放榜!鄉村老宅、大坪數酒店、露天風呂,自由行必收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