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隱藏版廢墟景點!蒐羅 4 大台灣必追廢墟風格,一同穿越時空隧道見證擁有歲月痕跡的獨特魅力,完美一趟專屬大人的寧靜時光吧!
延伸閱讀:【桃園人帶路】大溪廢墟老宅改建咖啡廳「秋旭」,必吃布丁超扎實、假日限定牛肉麵連前男友都忘不了!
1. 三峽古礦場改建化身「無礦 mineless」.jpg)
無礦選址的建築群曾是 1944 年成立的海山二坑、忠義煤礦的所在地,20 多年前歷經封礦而沉眠許久。然而,礦業的歷史在這裡並未被湮滅,而是在修繕過程中被重新詮釋。無礦團隊花了三年心血,從文史考據到轉譯設計,將這幢建築轉變成一個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療癒聖地。保留了忠義煤礦事務所、後勤建物等歷史元素,每一處綠意、每一面牆都彷彿在述說礦工的奮鬥歷程。2023 年 6 月,隨著修繕工程完成,「無礦」首度對外揭開面紗,透過舉辦結合香氛、心靈療癒、晶礦、草藥、餐食等各領域策展,呈現給世人現代侘寂與礦業歷史交織的深度體驗。
談起營運模式,團隊分享目前暫時以主題策展、預約制導覽為主,預計 2024 年將陸續開放更多體驗項目。自 2023 年 6 月開幕至今,團隊已與台灣多個晶礦品牌、香氛品牌、心靈療癒導師、頌缽冥想、行為藝術家、視覺藝術家等合作,打造出許多獨特的體驗策展。這裡的身心靈療癒,並非侷限於繁複的儀式,而是在大地的懷抱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2. 高雄銀座聚場從廢墟化身咖啡民宿.jpg)
「銀座聚場」前身曾是專賣舶來品及民生用品的金象百貨行,3樓也曾是美容院女工宿舍,這棟有著 80 年歷史的老宅在「叁捌地方生活」與「一起設計」聯手合作下,耗費兩年多的時間將廢墟般的內裝重新改造,1 至 2 樓是咖啡館,3 至 5 樓為旅宿空間。
將收藏的老件、藝術品擺放於民宿空間,榻榻米、藤椅搭配著特意設計過的溫暖燈光,將日式美感融合於角落細節中,住宿時不妨透過導覽活動,從行經鹽埕的大小街道及百年老店細細品味曾經的歷史風華。
延伸閱讀:高雄旅遊必訪咖啡廳!「隅室咖啡」古董傢俱、大量植栽全網爆紅,自製法式吐司一吃難忘!
3. 新竹「一想一響 ReEcho Coffee」由幼稚園改建的城市咖啡館.jpg)
新竹咖啡館「一想一響 ReEcho Coffee」由往昔的來來幼稚園,變成廢墟風格的咖啡遊樂園。開放式通透空間裡藝術與風格相遇,咖啡、酒精和酸麵包彼此融合。主理人 Alex 打造住家以及辦公室以外的第3空間,藝文展演佐以有深度的咖啡餐飲,新型態咖啡館撫慰新竹咖啡客的心靈。
老建築、咖啡、酸麵包及藝文空間,Alex 把各種元素結合在場域裡,他說:「咖啡館對我來說是一個載體,可以結合很多東西,讓這個空間除了烘豆沖咖啡之外,能產生更多迴響。」以咖啡為核心,放大空間的各種可能性。
延伸閱讀:新竹高鐵周邊美食 7 選:邪惡多汁的拉絲漢堡、京都老宅的湯咖哩... 飯後再來一杯田野旁的稻香咖啡!
4. 屏東大和頓物所熱搜玻璃屋咖啡館.jpg)
大和頓物所的老闆許源順是新竹傳產工廠的董事長,主要生產外銷歐洲的耶誕燈,因常常陪伴屏東萬丹的老闆娘返鄉,想找一個固定落腳處,加上對老建築的喜愛,2011 年買下屏東火車站前的大和旅社,希望重現 1939 年的旅社風華。然而歷史建物的整修曠日費時,為了打開知名度,先承租位於屏東市區勝利新村的眷村老宅,開設日式風格的「驛前大和咖啡館」,而買下竹田車站前的舊碾米廠,原本只是當作儲存和烘培咖啡豆的工作室。
大和頓物所不只是偏遠鄉下的玻璃屋,吸引外地人遠道而來,也是與土地連結的場域。咖啡館使用屏東小農的農產品、邀請當地藝術家展出作品、提供就業機會,鼓勵屏東年輕人留在家鄉工作,並訓練每個員工烘豆、沖煮與品味的專業技能。從米香到咖啡香,大和頓物所將為竹田續寫下個世代的故事。
原文出處:TRAVELER Luxe旅人誌
圖片來源:TRAVELER Luxe旅人誌
更多內容:
最美廢墟風!新竹「一想一響 ReEcho Coffee」用咖啡撫慰心靈,由幼稚園改建的城市咖啡館
IG 熱搜玻璃屋咖啡館!#森林系、#廢墟風...在屏東大和頓物所,吟唱光影與時間之詩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