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腕錶」作為精密工藝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一直以來吸引著眾多鐘錶愛好者。然而,對於初入門的錶迷來說,機械錶的操作與維護或許顯得複雜,尤其是「動力儲存」、「手動上鍊」與「自動上鍊」等專有名詞,更是令人看得一頭霧水。本篇文章 Haremi 編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這些腕錶小知識,從動力儲存的基本概念到機械腕錶的運作原理逐步剖析,讓每位錶迷都能輕鬆入門,真正讀懂腕錶背後的故事與價值。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1:什麼是「動力儲存」?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2:什麼是「上鍊」?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3:「手動上鍊」與「自動上鍊」的差異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4:為何只有「機械錶」需要上鍊?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5:「機械錶」的運作原理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6:「機械錶」的動能顯示方式
-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7:「機械錶」的時間誤差
- 一枚好的「機械錶」值得投資!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延伸閱讀:2024年下半年「8大」錶壇變化:瑞士光環不再、香奈兒入股MB&F、台灣業績高乎預期、卡地亞「前總裁」接任錶展主席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1:
什麼是「動力儲存」?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在瑞士製錶業中,「動力儲存」也稱為「Reserve de Marche」,指的是機械腕錶在動力耗盡前,內部所能儲存的能量,亦即腕錶可以繼續運行的時間長度。白話一點說就是:機械錶在完全上鍊後可以運行的時間。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對機械錶來說,動力儲存直接影響使用的便利性,例如一枚上滿鍊的腕錶若具備42小時的動力儲存,代表它在未配戴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兩日多的正常運行。動力儲存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主發條的長度」與「腕錶機芯設計」,主發條的長度越長、動力儲存的時間也越長。此外,某些高端腕錶甚至會配備「雙發條盒」,提供超過72小時甚至更長的動力儲存,讓佩戴者更能感受到機械腕錶的便利與性能。
延伸閱讀:【時髦經濟】瑞士手錶全球出口額整體下滑!「台灣市場」卻呈雙位數爆漲,為何有錢人都愛投資腕錶?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2:
什麼是「上鍊」?
Source: Instagram @rolex
機械錶是透過「發條」帶動齒輪運轉來維持指針的正常轉動,因此,需要透過「上發條」的方式為主發條提供能量。所謂的上發條即是「上鍊」,而上鍊的方式主要分為手動與自動兩種:「手動上鍊」需佩戴者自行旋轉錶冠,將發條捲緊;而「自動上鍊」則藉由佩戴者手腕的擺動,透過錶內的「擺陀」自動完成上鍊。雖然自動腕錶已減少了頻繁上鍊的需求,但在佩戴者活動量不足的情況下,仍需藉由手動方式為腕錶補充能量,確保機械錶能持續運行並準確顯示時間。另外,為防止「過度上鍊」,無論手動或自動上鍊腕錶,皆配備了不同的保護裝置。
延伸閱讀:【時髦經濟】奢侈品寒冬來襲!瑞士手錶產業面臨挑戰:需求下滑引發工時縮短潮,四大解讀產業現狀與挑戰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3:
「手動上鍊」與「自動上鍊」的差異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手動上鍊」與「自動上鍊」的主要區別在於動力來源與操作方式。手動上鍊需要透過佩戴者每日或定期轉動錶冠(通常是20~30圈),將發條完全捲緊後運行;而自動上鍊則結合人體工學,藉由佩戴時手腕自然的擺動,驅動機芯內的擺陀為發條上鍊。
Source: Instagram @longines
此外,自動上鍊腕錶多配備「滑動離合器」的保護裝置設計,能避免因發條過度捲緊而造成機芯損害,並提升腕錶的耐用性;值得注意的是,自動上鍊腕錶雖具備保護裝置,但若佩戴時手部動作過於劇烈,還是可能造成零件損壞。然而,手動上鍊腕錶的動力儲存量比自動上鍊腕錶稍長,且因少了擺陀部件,常能展現更加「纖薄」的錶殼外型,對於喜愛簡潔線條的錶迷來說尤具吸引力。目前市售的機械腕錶,通常都同時具備自動與手動上鍊功能。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4:
為何只有「機械錶」需要上鍊?
Source: Instagram @jaegerlecoultre
機械錶的運行原理是仰賴發條盒內的「主發條」提供能量,當主發條完全鬆開時,動力耗盡,腕錶便停止運作,因此需要透過「上鍊」過程為其補充能量。相比之下,「石英錶」則依靠電池驅動,無需上鍊即可長時間穩定運行。然而,正是因為機械錶的手工工藝與上鍊過程中的儀式感,使其承載的不僅僅是時間的計量,更是傳統製錶技藝的美學重量。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5:
「機械錶」的運作原理
Source: Instagram @longines
機械腕錶的核心運作機制建立在「發條盒」、「齒輪組」與「擒縱系統」的協作之上。發條在上鍊後被捲緊,逐漸鬆開時釋放能量,驅動齒輪轉動,從而帶動指針行走與其他功能運作。擒縱系統則負責控制能量釋放的速度,確保機芯運行的穩定與準確度。不同的機芯設計與材質選擇,也對機械錶的運作效率與使用壽命產生深遠影響。例如:「高振頻機芯」能提供更高的時間精準度,而「低振頻機芯」則更省能量,延長動力儲存的使用時間。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6:
「機械錶」的動能顯示方式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現代機械腕錶常透過錶盤上的「動力儲存顯示」來傳達剩餘的動能狀態,也就是腕錶在上滿鍊後能提供動力的時間。根據腕錶設計的不同,顯示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包括箭頭指示、線性刻度、顏色變化,甚至簡潔的「+/−」符號等。但並非所有機械腕錶都在錶盤設有動力儲存顯示的設計,偏偏有許多錶迷就是特別愛好「這一味」,因為它兼具功能性與設計美感,不僅便利,更能為錶盤增添視覺層次感。
Source: Instagram @longines
讀得有點「霧煞煞」了嗎?那不妨就把「動力儲存顯示」想像成手機螢幕上的「充電符號」吧!當手機沒電時,電池會由綠轉紅,提醒你該充電了。同樣地,當你的機械錶動力儲存不足時,動力儲存顯示也會根據以上不同的顯示方式,提醒你:該上鍊了!此種設計尤其適合手動上鍊腕錶的使用者,讓他們能隨時掌握錶內剩餘的能量狀態,避免腕錶在未預期的情況下停止走行。
機械錶入門基礎概念07:
「機械錶」的時間誤差
Source: Instagram @jaegerlecoultre
雖然機械腕錶的製作工藝了得,但「神仙打鼓有時錯」,它還是可能會因為地心引力、佩戴習慣等原因,產生一些時間上的誤差。但愛錶如你也不必太過擔心,誤差值落在「± 30~60秒」間都屬於正常狀態。若還是不放心,可以參閱品牌所提供的腕錶說明書,上面都會清楚註明該錶款的「平均誤差值」。若在佩戴一段時日後,發現時間的誤差值逐漸增大,則可送回品牌原廠進行調校及保養,讓機械腕錶「永保青春動力」。
一枚好的「機械錶」值得投資!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機械錶作為鐘錶界的經典之作,其每一項細節都體現著製錶工藝的極致追求。「動力儲存」與「上鍊」等概念,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探討,更是彰顯機械腕錶文化與魅力的重要一環。透過深入了解這些基本知識,錶迷們能更全面地欣賞腕錶的內涵,並從中體會到製錶工藝的永恆價值。
【腕錶小教室】
自認不是最專業
但敢肯定很有趣
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錶
帶領大家領略腕錶趣味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