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9 個關於 #人格特質 的文章
在資訊量龐大的社會中,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不夠格,甚至認為自己的成就只是運氣好?如果這些想法曾經浮現在你的腦海中,那麼你可能正經歷「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這種心理現象在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所發現,普遍存在於各種專業領域。以下,我們將解析5種常見的症狀,幫助你識別這個錯誤的心理陷阱。
近幾年,「情緒穩定」成為了網路上討論度最高的「心理關鍵字」之一。但你知道嗎?其實,情緒穩定並不等於「沒有脾氣」,更不等於一味地壓抑自我情感;情緒穩定應該是一種內外平衡的能力,在面臨情感的高峰與低谷時游刃有餘,並懂得以正向的方式處理感受及應對挑戰。以下,儂編整理了「高EQ人」都擁有的6種特質,趕緊來看看。
對有些人來說,生活必須充滿秩序,整齊的房間可以舒緩壓力;但對另一些人而言,無暇的空間會讓他們對生活失去靈感。你的住所,會因你個人獨特的喜好、每個生命階段追求的生活模式、對家屋的解讀和定義等而有所不同。今天就從心理學角度整理,一個凌亂的房間,它有任何意義嗎?是否也揭露你的性格與內在心理狀態?以及,它是一個需要被「改進」的習慣嗎?
什麼樣的心態會讓一個人變得像《鬼滅之刃》中的鬼舞辻無慘那麼殘暴呢?台中捷運發生的隨機砍人案件,讓人不禁聯想到這個問題。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中指出,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鬼滅之刃》動漫中,各式各樣的鬼與現實生活中的暴力份子有許多相似之處。最殘酷的鬼大概非「鬼舞辻無慘」莫屬,不但人類怕他,鬼也怕他,甚至連他輸血培育的十二鬼月都對他畏懼。令人好奇的是,如此殘暴的鬼是怎麼養成的?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組屬於自己數字,出生日期是你來到地球這趟旅程的定位點,透過生命數字的解析,你可以知道此趟人生旅程的藍圖,透析此生的課題,並隨著數字的能量流動,能夠有一趟不費力的旅程。
舉例來說,在討論 MBTI 時,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I型人」及「E型人」的分別。許多人會直接把I型人歸納成內向型人格、E型人歸納成外向型人格,但其實 MBTI 是個很複雜的系統,若以這樣的方式分類則略顯粗淺,也容易造成誤會及迷思。畢竟,其實有非常多的「I型人」在社交表現上也很「外向」,亦有許多「E型人」在社交表現上顯得「較為安靜」,甚至有些「E人」在經歷人生成長或轉變後,便逐漸轉變成「I人」。其實,以上這樣的「隱性內向人」並不少,只是他們很會「藏」!那麼,到底要怎麼發現身邊具有隱性內向特質的人呢?以下3個特徵,讓你一秒辨別誰是不愛熱鬧、喜歡獨處,且「I到骨子裏」的隱性內向人!
相信大家對PUA這個詞已經不陌生了,然而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PUA的受害者,並且大多時候,在遭受PUA、深陷其中的時候,我們自己其實很難察覺,不論是在家庭、職場、校園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隱形的PUA,今天儂編整理了5種「隱性PUA高手」的人格特質,幫助大家更好的判別,同時也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喔!
你是否曾經坐在咖啡館,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並試圖猜測他們之間的關係?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她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話類型」,這些類型可以揭露出我們的內在世界和與他人的互動模式。來看看你的「說話類型」屬於哪一種?場合跟對象不同時溝通會有不同的「說話類型」嗎?
很多人喜歡以星座去分析不同人會是什麼樣的性格,但大家知道其實也能從出生的季節去做判斷嗎?由於不同季節會對孕婦的多巴胺分泌產生變化,進而讓情緒受到影響,導致孩子的性格發展有所不同,不過因為每個人的人格特質與遺傳及後天的生長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大家就參考看看吧!
你也是習慣性遲到的人嗎?平日上班時,緊趕慢趕還是和簽到時間差了一兩分鐘;和朋友相約時,你總會是在朋友催促下出門,而對方往往都要在約定地點等待許久。如果相似的情境和狀況經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那麼你很有可能是一個「習慣性遲到者」(Chronically Late Person, CLP),然而造成習慣性遲到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時間管理外,人格特質也會有影響,具有完美主義傾向、挑戰權威特質的人可能更容易習慣性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