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7 個關於 #冬天 的文章
冬天手腳冰冷,除了喝薑茶暖身,桂圓紅棗茶也超讚!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艾莉絲發文提到,一早起來可以喝一杯薑茶或桂圓紅棗茶,不僅暖胃還能提升全身的循環功能。桂圓紅棗茶有什麼功效?什麼時候喝?桂圓紅棗茶功效與禁忌、做法一次整理。
熱愛草莓甜點的你還吃不夠嗎?2025 年最值得期待的草莓單品,陪你開春迎新年!過年前夕,工作越發忙碌,想放假的心情更加蠢蠢欲動。精選五家草莓季限定商品,讓你在忙碌之餘,從第一口草莓甜點開始,就能感受到滿滿的好運與祝福!
入冬最強冷空氣抵達台灣!隨著冷氣團來臨,各地氣溫明顯偏低,不少民眾進行泡溫泉、賞雪等活動。對此,醫師指出,泡湯宜結伴不宜超過30分鐘,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盡量避免;至於上山賞雪除了做好保暖,也多留意是否有頭暈和累喘想吐的高山症狀,做好保護措施才能安心過冬。
2024年11月22日節氣來到「小雪」,表示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還不夠冷,所以下雪次數不多、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在這個節氣除了要注意保暖,也有一些民俗禁忌需要注意,以下就來看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解析!
近日台灣迎來入冬最凍寒流,不少人開始拿出電熱毯、熱敷墊保暖,甚至伴著入睡,但食藥署也要提醒,很多人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皮膚燙傷,甚至還有可能有易燃風險,務必小心。
元旦假期剛結束,農曆春節到來,時序正式進入了深冬。深冬的乾燥氣候加上不易分泌油脂的皮脂腺,使得「冬季癢」再度成為話題。 冬季癢的學名雖然是「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皮膚炎」,但是民眾主要還是困擾於劇烈癢感,其次才是雪花紛飛,因此民眾處理冬季癢往往只從止癢入手,結果就踩了地雷。
2024年1月20日節氣來到「大寒」,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古代常說「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所謂的三白意指下三場大雪,可見,可見在這個時節一定要冷,而且最好別是晴天,才能有好的收成。在這年的最後一個節氣,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也有一些建議!
冬天不只要吃火鍋,更需要暖呼呼的甜湯暖心、暖胃,【食間到】精選台北四家饕客一致推薦「古早味甜湯」推薦給各位!大稻埕百年老店「顏記」熟客從小吃到大,南機場美食「八棟圓仔湯」多次獲得冬至湯圓第一名。
2023年11月22日來到冬天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也就是這個時節天氣寒冷,會開始下雪,但是因為還不夠冷,所以降雪次數、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雖然台灣平地不太下雪,但還是要注意越來越冷的天氣。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特地一些開運養生注意事項。
營養師高敏敏推薦了大家新的瘦身方法「433餐盤飲食法」,不只有效維持體重還不會讓女孩們餓肚子。吃什麼、怎麼吃、又會有什麼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