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9 個關於 #同事 的文章
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究竟適不適用於職場中?當同事請你幫個「小忙」時,到底該拒絕,又或者欣然接受?職場上人脈的重要性,讓人需要時時經營好自己與周遭人的關係,而關係除了工作中的交流,互相幫忙或許就是建立起關係鏈的第一步。工作時,不要吝嗇於幫助同事,但也要適時釐清界限,以免一不注意變成了理所當然的濫好人。
「我真是因禍得福,如果沒有離開這裡,我還不知道別家公司福利這麼好。」、「薪水這麼低,工作量又重,老闆簡直把員工當成奴隸使喚。」、「你能力這麼好,大材小用為公司賣命,居然還要當受氣包。」、「今年景氣這麼壞,業績獎金少得可憐,如果你不去幫我們爭取加班費,過年大概要喝西北風了。」、「你的表達能力最好,又最有領導能力,只有你有資格為我們爭取加班費,我們全家都靠你了。」上面這些話語聽過或說過嗎?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從說話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如果有的話,就代表有人可能正在「煽動人心」,不妨深入了解對方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麼,以免自己做出「被誤導」的決定。
一年約250天的工作日,讓公司儼然成為上班族的第二個家,而職場上的「眉角」甚多,不僅要完成份內的事,人際交流也佔了極大的一環,人脈廣讓你順風順水,人緣差害你處處碰壁,想提升「存在感」,要懂得適時參與話題,以下5個「優雅插話」的聊天技巧,有助於你和同事打成一片!
人性本善嗎?任何由人組成的社群中卻難免目睹霸凌。根據 yes123 求職網在 2020 年 4月的「勞動節願望與職場小確幸調查」結果顯示,有 67% 的員工曾面臨職場霸凌,其中受害者有 51.7% 選擇默默忍受;另外加害者最多為同事,占75.5%,其次才是主管,占50.5%。面對職場霸凌究竟該怎麼辦?現任加拿大法律調停的彭孟嫻,在新書《職場霸凌》中,教你維護職場權益,化解工作場合的欺壓侵犯。
工作這件事,大概是大部分的人都挺好奇的事,接下來又接近年底了,趕快跟著奧斯老師來看看,圖裡有4張牌,憑你的直覺選一張,測出未來三個月的工作運勢吧!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的疫情,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成了我們外出的一種自保方式;然而你是否想過,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之中也需要與他人保持「距離」?
出社會工作後會遇見許多不同的人,不像學校般單純,只會認識和自己同年紀、同興趣取向的「盟友」,相反的,可能會碰到與自己立場不同,或是因為經驗較為豐沛就倚老賣老的「前輩」。
關於星座,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但你不得不承認它還是有些參考價值,尤其若你能清楚自己的缺點,或許在生活和職場上就不會那麼白目去踩到人家地雷。以下是關於12星座在職場被同事討厭的原因,趕緊來看看你要注意的事情吧!
現實社會中 人們似乎不會輕易顯露對他人的不悅, 不過 對於這樣的人我們總是該提防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