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54 個關於 #基隆人 的文章
若提到千層蛋糕名店,相信不少甜點愛好者第一時間都是浮現「Lady M」?彷彿這來自紐約的品牌已是千層蛋糕界的首席代表。但本週《基隆人帶路》專欄,克編就要帶儂粉們來到隱身在基隆愛二路上的老公寓2樓,一間外觀看似不起眼,一嚐卻驚為天人的超人氣千層蛋糕及其它甜點的小店-「甜蒔-蘿莉塔法式手工甜點」!
2023年的4月起,由知名日式冰品店「海那邊」的老闆夫妻檔-Jeff及Penny,於附近的不遠處,另闢了一間不同風格的餐酒館「嶼我」。並透過店裝內、外整體沉穩的灰白基調、清水模地板、各式造型不一的木質椅,甚至是帶有點陳年斑駁的復古老件壁飾…等裝點細節,營造出無比舒適的用餐環境。一如「嶼我」裡大量的留白區域,任憑自己的時間去填補、放鬆、於此度過閒適。
早在本次克編我探訪「魚咖啡」前,就已聽聞基隆有處爆紅的拍攝、打卡的「波浪路」,主要由於山坡地勢的構造而得名。沒想到,原來店家位址剛好就在這條特殊地景的斜波上,倒也算是小小幸運。小小一間社區型的轉角咖啡店,儘管遠離了人多、熱鬧的基隆市區一帶,但待在這裡,反而更能讓自己沉浸、感受到一股靜謐又舒適的咖啡香氛圍。
基隆咖啡店的密度不僅堪稱全台之最,仔細觀察,不難看出其中的有趣現象-這群基隆新咖啡店的創業者年紀,平均都是處於「30世代」的有為青年們。現在,就讓我來為儂粉們介紹在地「8間特色咖啡店」(當然遠不只這些啦~)。無論所點的咖啡飲品及店裝風格皆不盡相同,但論老闆人情感、整體空間的閒適氛圍,以及還有最重要的咖啡專業製作,卻是同樣使我著迷,不禁一訪再訪。誰說年輕世代是不堪一擊的草莓族,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每一位創業者努力成就自己的亮眼。值得喝采!更必須以實際行動、以消費來支持!
有別於同在基隆「仁愛市場」2樓中較廣為人知的水餃名店,這間名為「媽媽的味道-簡水餃」,則是友人力薦我而來。一句「因為本身就喜歡吃水餃」,讓年輕小老闆Don,在經歷過多年不同類別的餐飲經驗及磨練後,最後決心將存款全心投入在創業之中。整體口感亦顯清爽、不油膩,可以很明顯感受出此攤手工水餃的獨道之處,難怪客人一位接一位。日後大家若有在市場覓食的話,不妨來嚐鮮看看啊~搞不好一吃成主顧喔~
與其說,這裡是一間單純賣飲品、甜點的店,它彷彿更像是一間小小藝廊!由鄭天全先生於2021年2月所開的「古基」,是一間凝聚、集結了“舊時基隆風華底蘊呈現”的咖啡館,店內會不定期更換展出他父親、亦為國寶級的台灣紀實攝影先驅-鄭桑溪大師過往的珍貴作品,如此寶貴的親睹機會,讓你、我可以選坐在舒服的座位上,一邊以咖啡點綴人生,一邊用藝術飽滿精神,流連忘返。
如果說「李鵠」、「連珍」是觀光客來基隆玩時必買的廟口伴手禮名店,那位在三沙灣中船路上小小一間的「大新餅店」,恐怕真得靠在地人帶路才會知道。
今晚在與好友吃完晚餐後,可終於如願來了這間藏駐隱秘巷弄內,卻深受基隆在地人或觀光客們喜愛的復古老公寓酒吧-「人參民謠小屋」。克編我喜歡酒吧老闆兼調酒師阿生的經營理念:「一杯酒,盛著一段人生故事章節。」而隨著時間推移,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境遇或所遇到的人、事、物,就如同一首音樂、一首曲,旋律聽著有感,卻又不盡相同。將故事化成酒,乾一杯吧!
相較現多為直接電子瓦斯爐一開方便、省時,像這樣用直火黑木炭烤的玉米,如今,還真是碩果僅存的古早味烤法。這攤位於基隆「愛二路」及「仁三路」交界十字路口邊的「阿嬤古味炭烤玉米」玉米、醬料混合的炭烤味,在地飄香40餘年,好呷!
儂粉們〜若有來基隆玩時,可不要先一股腦先往夜市、廟口衝啊,克編我推薦,不妨先將設在基隆港旁的「1915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開啓你/妳在“基隆輕旅行”的第一站!隨著館方精心策劃的互動展覽主題,以及基隆、大海、船運這三者之間的生命共同體…通過概略的認識,再進一步從吃、從玩,好好感受這座全台灣最具歷史文化的港都風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