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1 個關於 #基隆咖啡店推薦 的文章
基隆可不只咖啡店密度全台之最,其所在位址處,往往也令人驚奇!就像克編我最常收到的一句回饋便是:「哇~要不是你帶我來,我還真不知道這邊會有咖啡店呢!」這也是為何放眼全台咖啡圈中,論早年文化的啟蒙、經營生態、人情特色…等相互交織的特質影響下,基隆之所以與它市最大不同之處吧!現在,就隨儂編一起往下滑看,儂粉們絕對“想像不到會開在這”的「8間咖啡店」推薦。
這又是一篇讓克編我心生敬佩、為夢想燃燒的店家創業故事!身兼經營者的其中兩位-甜點師阿衝,曾是一簽7年的職軍憲兵;Cindy之前則是做醫美護理師。儘管薪資相對穩定,但皆因興趣的投入及夢想,而毅然決然地轉換跑道。從網路客製蛋糕接單到實體店鋪的開設,2024年5月起正式營運的「陽光製造所」,以新生代之姿進軍、成為這座咖啡之都「基隆」的一員。
或許因為地理位置相對偏遠而隱密,遠離基隆繁華觀光市區、隱身於郊外「長庚醫院」後巷住宅區內的「瀞咖啡」,與我過往所去過的幾間咖啡店體驗感受,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其中,最大的特質便是“安靜”!如「靜」之諧音,當我走進這麼一間有著日式感裝潢及小庭園的「瀞咖啡」,原本再浮躁的心情,頓時也靜下不少。
基隆就是咖啡店特多,巷弄裡、街邊騎樓外...永遠探訪不完啊~而這間「SOH Espresso Cafe」,也是「閑閑甜點」的小林老闆推薦我踩點。走近「惠隆市場」巷內,才驚覺原來克編我之前就已有行經過,拜這次因緣際會,就與友人共走進來好好喝一杯、吃甜點、聊聊天,度過閒暇午後。
基隆這幾天天氣灰濛濛、微涼,實在很適合獨自散步至「正濱漁港」去看看海、吹吹風。聽從友人推薦,來訪近期新店,也就是「默默吃 Mer Café 2.0」昇華版-「芍米 Kiku Café」(下文簡稱:芍米)。特別喜歡2樓少少的座位區安排,一方面不顯擁擠外,往外看,更是剛好正對著「正濱漁港」的景緻,彩色小屋與人潮之間的悠閒漫步,實在超Chill啊〜
半圓形遮雨棚、在滿是日式昭和風格的木製裝飾,以及一些趣味海報及動漫圖案...等物件的點綴下,基隆新興咖啡店-「喫茶開門」從外觀到內裏,彷彿“芝麻開門”似地,帶往一段回到過去昭和復古感的時空隧道。也因其臨靠「正濱漁港」旁,讓這間巷弄轉角的日式喫茶店,多了一份專屬於基隆大海的閒情逸致情懷。
早在本次克編我探訪「魚咖啡」前,就已聽聞基隆有處爆紅的拍攝、打卡的「波浪路」,主要由於山坡地勢的構造而得名。沒想到,原來店家位址剛好就在這條特殊地景的斜波上,倒也算是小小幸運。小小一間社區型的轉角咖啡店,儘管遠離了人多、熱鬧的基隆市區一帶,但待在這裡,反而更能讓自己沉浸、感受到一股靜謐又舒適的咖啡香氛圍。
也許對它市觀光客而言,“騎樓咖啡”,是備感新奇的接地氣體驗、是特殊民情的街景;但對我來、對許許多多在此生活的本地居民來說...那早已是再平凡不過的基隆人日常。位址在愛五路3號轉角處的「阿信咖啡」,以專業經驗、平價但高水準CP值的定位,提供了一處充滿溫暖風格、讓人自在又放鬆的咖啡空間。
基隆咖啡店的密度不僅堪稱全台之最,仔細觀察,不難看出其中的有趣現象-這群基隆新咖啡店的創業者年紀,平均都是處於「30世代」的有為青年們。現在,就讓我來為儂粉們介紹在地「8間特色咖啡店」(當然遠不只這些啦~)。無論所點的咖啡飲品及店裝風格皆不盡相同,但論老闆人情感、整體空間的閒適氛圍,以及還有最重要的咖啡專業製作,卻是同樣使我著迷,不禁一訪再訪。誰說年輕世代是不堪一擊的草莓族,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每一位創業者努力成就自己的亮眼。值得喝采!更必須以實際行動、以消費來支持!
克編我不虛此言,這間新開不久、名為「隱山所」的基隆特色老宅咖啡店,可真是手機導航開了還是差點迷路的那種難找,從山下步行到半山腰處,路途之中,反像是一場循著咖啡香的冒險旅程,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