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77 個關於 #心理學 的文章

你具有神經質人格嗎?3大人際困境解析,研究顯示:適度焦慮反而是助力!

你具有神經質人格嗎?3大人際困境解析,研究顯示:適度焦慮反而是助力!

您的個性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畢竟,大家寧願和善良、熱情和相當友好的人在一起,也不願和易怒的人在一起。根據人際交往圈模型,審視個人內部並不足以定義個性,基本理念是,您的個性取決於您與他人的互動方式。由普渡大學的 Tianwei Du 及其同事的一項新研究將這兩種觀點結合在一起,邁出從人際關係方面衡量人格特質的重要一步。

拒絕「情緒勒索」!4大方法讓你學會當個有界限的人:擺脫內在自責、學會說「不」很重要

拒絕「情緒勒索」!4大方法讓你學會當個有界限的人:擺脫內在自責、學會說「不」很重要

無論是在親密關係或職場溝通中,情緒勒索無所不在。它可能藏匿在「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不答應,我會很難過」等話語裡出現,讓人產生內疚感,從而勉強妥協。但長期無條件滿足他人,只會讓自己的界限逐漸消失,甚至影響心理健康。要擺脫這種無形的壓力,你必需學會保護自己的情緒能量。以下我們整理4大方法,幫助你勇敢拒絕情緒勒索,成為一個有界限的人。

你聽過微表情心理學嗎?透過手勢與表情讀懂對方心思,職場、情場都受用!

你聽過微表情心理學嗎?透過手勢與表情讀懂對方心思,職場、情場都受用!

人心隔肚皮,始終難測,但其實一般人的情緒會在不知覺的動作顯露,這又被稱為「微表情」,也有專家研究「微表情心理學」,我們又要怎麼看穿人心呢?

越看越像自己?「自我參照效應」四大解析:讓你誤以為生病,其實只是大腦的心理陷阱!

越看越像自己?「自我參照效應」四大解析:讓你誤以為生病,其實只是大腦的心理陷阱!

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在瀏覽疾病相關文章時,總認為每項症狀的描述,似乎都符合自身狀況,因此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罹患某種疾病,進而擔心不已。其實,這種心理現象非常普遍,它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自我參照效應」。如果你也好奇此效應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那麼以下我們將用4點解析,帶你認識這個人皆共有的奇妙心態。

別被過去綁架了!比起檢討錯誤,你更應該專注在如何避免失敗

別被過去綁架了!比起檢討錯誤,你更應該專注在如何避免失敗

過去,我在學心理學的時候,總是學到許多探討過去的方法。心理學家無不把重點放在童年陰影、過去負面經驗,來說明一個人為何會成為現在的樣子。但是,這些解釋,就某種層面而言,其實是徒勞無功的。我們好像一輩子被過去所束縛,卻無法發展出嶄新的未來。

一直想買東西怎樣辦?避免成為「購物狂」請做到這 4 點:釐清購物動機是第一步

一直想買東西怎樣辦?避免成為「購物狂」請做到這 4 點:釐清購物動機是第一步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德國心理學家Emil Kraepelin就提出了Oniomania(購物癖)的概念,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之後,這一現象才真正開始為精神健康領域所研究。 心理學的研究,傾向於將強迫性購物劃分為「成癮類」,有些人形容自己買東西時的感受就像喝酒一樣容易上癮,因此,強迫性購物因此也會被稱為消費成癮。根據2015年發表在《Addiction》上的一則分析,發現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一般發病率約為5%,也就是說,20個人裡就可能有一個購物狂。

害怕受傷、不願進入親密關係?10 種情境說明你可能有「迴避型依戀人格」

害怕受傷、不願進入親密關係?10 種情境說明你可能有「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性依戀是一種「心理特徵」,表現為個體避免親密關係、情感依賴和親密互動,這種依戀模式可能源自早期的親密關係經歷,導致個體在成年後難以建立健康的、親密的關係。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迴避性依戀,提供一些經典臺詞以及具體情境,以説明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

房間越亂,做事越有條理?居家心理學:房間凌亂者通常有這 3 種人格特質

房間越亂,做事越有條理?居家心理學:房間凌亂者通常有這 3 種人格特質

對有些人來說,生活必須充滿秩序,整齊的房間可以舒緩壓力;但對另一些人而言,無暇的空間會讓他們對生活失去靈感。你的住所,會因你個人獨特的喜好、每個生命階段追求的生活模式、對家屋的解讀和定義等而有所不同。今天就從心理學角度整理,一個凌亂的房間,它有任何意義嗎?是否也揭露你的性格與內在心理狀態?以及,它是一個需要被「改進」的習慣嗎?

設定目標總是做不到?聰明人都懂的「SMART 原則」:5條黃金準則,讓你從此不再半途而廢

設定目標總是做不到?聰明人都懂的「SMART 原則」:5條黃金準則,讓你從此不再半途而廢

無論是在生活中或職場上,設定目標是許多人達成夢想的第一步。然而,實現這些目標卻往往比想像中更加困難,導致許多人經常半途而廢。這背後的原因,除了缺乏執行力外,更多是因為目標設定得太遠、太大,或是不夠清晰具體所致。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無法良好地達成所設定目標,那麼不妨試試看許多企業行之有年的管理策略——「SMART 原則」!

從「911事件」23週年看 PTSD: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應對方法,一篇深入解析

從「911事件」23週年看 PTSD: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應對方法,一篇深入解析

2024年,我們迎來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的23週年。這一歷史事件對美國乃至全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在政治、經濟層面引發了深刻變革,也對無數親歷者和旁觀者的心理健康留下了長遠的創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成為許多經歷過這場災難者的共同心理挑戰。本文儂編將深入探討什麼是PTSD,如何自我檢測其症狀,以及應如何有效陪伴和幫助創傷者進行復原。

  • 1
  • 2
  • 3
  • 4
  • 5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