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9 個關於 #手機成癮 的文章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智慧型手機幾乎成為每個人手中的標配。然而,當我們習慣性解鎖螢幕、滑開社群軟體、漫無目的回覆訊息時,是否察覺到這些行為可能已經對我們的心理與社交能力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患有所謂的「手機失智症」?從以下4個警訊之中,提醒你數位時代的隱藏危機,正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牛津辭典》近日公布2024年度代表字為「brain rot」,白話文可以解釋為「大腦腐蝕」的意思,形容因接收過多瑣碎資訊導致思考能力下降的現象。該詞在2023至2024年間使用頻率激增230%,揭示社會對過度消費低品質數位內容的憂慮。以下儂編整理了「brain rot」4大解析,一起理解這詞語為何成為時代縮影。
每天妳是被鬧鐘叫醒,還是被孩子叫醒,當你睡眼惺忪地甦醒後,妳會做甚麼?這是個有趣的觀察,根據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在真正走下床前,或是醒來後的五分鐘內滑手機。
人一旦發現全心投入的事物最終發展不如預期,就會終日感到鬱鬱寡歡。其實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還算好辦,若是麻木不仁,可能代表我們早已筋疲力盡到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就算偏離自我也渾然不覺。如果我們沒發現自己不快樂,就會離自我越來越遠,內心的焦慮也會越演越烈。若是想減輕焦慮,首要之務就是訓練自己能敏銳察覺內心產生的不悅及矛盾感。本篇將介紹暫時脫離焦慮環境的方法,這些都是親自實踐並奉行至今的有效行動。
你睜開眼睛後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早上起床,鬧鐘響起,你睡眼惺忪地關閉提醒,正好有了很正當的理由看手機。你大概會回個訊息,看個動態,有空的話順便再看個新聞或影片,對吧? 外媒《Bustle》曾報導,根據調查顯示,約有 46% 至 61% 的受訪者每天都會在真正走下床前,或是醒來後的五分鐘內滑手機。而雖然大家每天都在重複做這件事,但卻很少注意早上滑手機會對大腦造成什麼影響。
該研究發表於2022年5月「BMC兒科期刊」,由南澳大學學者與澳洲教育部共同進行,於2018年分析6萬1759名4到9年級學生,每週參加課後活動平均的天數,並測量影響幸福感的因素,例如,悲傷、擔憂、投入、樂觀、情緒調節及生活滿意度。
大部分人以為休息,就是讓身體休息,譬如睡得晚一點、飯店度假、享用美食等。身體的休息,的確能帶來短暫的放鬆,然而,很可能你的「大腦」還在工作。
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正快速地改變人類的日常生活習慣,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方便之餘,也造就各種人們的獵奇行為,你可發現了?
現代人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但想想我們平均一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有多久呢?雖然手機很方便,能幫我們完成任何事情,但社群媒體不斷餵養我們那些重要或不重要的資訊,難免會讓人感到些許疲乏,甚至還影響了身心理健康。然而,在這個求新求快的科技時代,有一家公司就反其道而行,推出一款能讓我們返璞歸真的「極簡輕雲朵手機—The Light Phone」!讓我們一起來看它的特別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