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6 個關於 #母親 的文章
「成為一名母親,就像在你家裡發現一個奇怪的新房間。」藝術家莎拉·沃克(Sarah Walker)以這句話,描繪新手媽媽的處境。根據《Psychology Today》報導,由於荷爾蒙的大量刺激,媽媽展現不求回報的關愛、盡全力保護寶寶和過度擔心的感受,都是大腦發出的全新指令。
怎麼教孩子,這應該是不少現代父母的共同挑戰,《鑿刻家貌》作者,也是張鈞甯媽媽的鄭如晴,就跟大多數媽媽一樣,也有這樣的困擾,並坦言在學業與育兒之間的掙扎,讓她倍感挑戰,也深感想在繁忙中保持與孩子的溝通與理解,真的不容易!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扮演著特定的角色,通常我們並不是主動選擇這些角色的,有時候是我們必須得扮演它們,有時候剛好只是這些角色的特性吻合我們的特色,它們的存在,決定了我們與父母、兄弟姐妹的關係。
在一生當中,無論我們正處於哪階段,都會有各個不同的煩惱等著我們,而每當我們正面臨著困境時,你都是如何幫自己度過難關的?在你心中有什麼樣的聲音、角度及情緒去面對呢?又或者你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太過苛責自己,使自己一天比一天還要沒自信,甚至無法正視自己,其實到頭來最能幫助我們的還是只有自己,你只需要「學會和自己和解」,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明天開始,我就要辭掉我的工作,留在家裡全職照顧我們剛出生的兩個雙胞胎兒子,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我相信這是一個最適合我們家的決定。
「身為一位母親得要在生活中奮戰,是相當辛苦的。因此,世界上才會有人批評不想當媽媽的女性是非常自私,而且還不盡本分。」「有時候我會想,乾脆有個孩子從天而降在我們家門前就好了!」或者「醫生乾脆直接宣布我不能懷孕,說不定我心情還比較輕鬆!」
當媽媽後人生最大的轉變為何?為什麼媽媽需要學習思考整理術呢?解決問題的根源,在於找到「為了什麼」的答案。
「大部分的人,都是當了媽媽後,才開始學著如何做一位媽媽。」歷經懷孕 10 個月、生產,以及寶寶出生後的手忙腳亂,我們逐漸熟悉「母親」這個角色,習慣人生出現了另一個小生命,明白往後有很長的日子,需要為他撐起重擔。
簡嫚書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中飾演「林美季」一角,演出有別於以往給眾人的文青形象和戲路,評審盛讚她把美季這個可能流俗的交際花角色演得恰到好處、令人動容,也顛覆了自已的表演風格,獲得第56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她的得獎致詞更令人感動,當時在台上講著講著忽然說「我要哭了喔」,壓抑著哭腔獻獎給7月底因病過世的媽媽!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媽媽不約而同都會有一種感受,那就是「罪惡感」。只要小孩生病、哭了、忘記換尿布害他們得了尿布疹,這些罪惡感就會向暴風雨一樣,向媽媽們席捲而來。而這種罪惡感完全不同於不小心遲到、無意間陰了同事……這類悲劇的等級,但編輯這篇並不是要來探討為何有罪惡感,而是身為媽媽的你,不需要為這些事感到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