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13 個關於 #疲勞 的文章

總是睡不飽、檢查也找不到病因?小心恐患「慢性疲勞症候群」 !4 大症狀、好發族群一次看

總是睡不飽、檢查也找不到病因?小心恐患「慢性疲勞症候群」 !4 大症狀、好發族群一次看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很累呢?生活是有重量、有壓力的,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我們,偶爾都有沉重感。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打哈欠是想睡覺嗎?一直打哈欠怎麼辦?統整 7 種原因、3 大作用一次看!補充 1 營養素即可改善

打哈欠是想睡覺嗎?一直打哈欠怎麼辦?統整 7 種原因、3 大作用一次看!補充 1 營養素即可改善

明明前一晚有睡飽,白天工作、上課還是頻頻打哈欠嗎?目前在醫學上,打哈欠的生理學轉機尚不明確。一直打哈欠怎麼辦?為什麼打哈欠會流眼淚?旁人打哈欠會傳染?一文整理打哈欠原因及改善。

藍光眼鏡戴了等於沒戴?專業醫師:濾藍光眼鏡幾乎沒效,多讓眼睛休息更實在!

藍光眼鏡戴了等於沒戴?專業醫師:濾藍光眼鏡幾乎沒效,多讓眼睛休息更實在!

很多人原本就習慣盯著電腦跟手機,疫情爆發後,面對面談話的機會減少,又因為遠距工作,盯著數位裝置的時間愈來愈長⋯⋯

連假後憂鬱?是「假期後症候群」作祟!原因、解決辦法告訴你,「維持期待感」這樣做幫助你擁有飽滿精神

連假後憂鬱?是「假期後症候群」作祟!原因、解決辦法告訴你,「維持期待感」這樣做幫助你擁有飽滿精神

常在連假結束後愁眉苦臉,對新的工作天感到焦慮或憂鬱嗎?你很可能患了「假期後症候群」(Post-vacation blues),這不是一種病,卻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的情緒變化。如果你好奇這到底是哪一種「症候群」又是什麼原因造成、該如何提前預防或調適它,儂編猜你現在大概是有一點blue──沒關係,下次的假期很快就要來了。

你也老是睡不飽?5種方法有助改善,喝水比咖啡有效、適時的輕度運動更能擁有好睡眠

你也老是睡不飽?5種方法有助改善,喝水比咖啡有效、適時的輕度運動更能擁有好睡眠

不管什麼原因,如果你昨晚睡得不好,今天大概過得不會太好。根據美國睡眠協會(AASM)的資料,只有 35% 的美國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達到 7 小時──更別說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工時排名第 4 的臺灣了,疲勞的程度大概更慘。除了喝咖啡、午休補眠,你還能用什麼方式提振精神度過難熬的一天呢?教你 5 個方法,趕快學起來!

淺眠怎麼辦?4個方法減緩「敏感體質」,「暖色燈」醞釀睡意、辛辣食物先忌口、為自己留1小時的「睡前時間」

淺眠怎麼辦?4個方法減緩「敏感體質」,「暖色燈」醞釀睡意、辛辣食物先忌口、為自己留1小時的「睡前時間」

一點動靜,淺眠的人就要醒來成為失眠的人。沒人想因為睡得不好影響到生理或心理健康。事實上你的「淺眠體質」很有可能是「高敏感體質」──不必寂寞,很多人都屬於這種體質──既然敏感,就要主動減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以下 4 個小提示協助你脫離淺眠,天天深眠,天天健康快樂。

容易疲勞可能是吃錯這5種食物害的!甜點、飲料血糖升高容易疲累,喝咖啡竟然容易感受到壓力?

容易疲勞可能是吃錯這5種食物害的!甜點、飲料血糖升高容易疲累,喝咖啡竟然容易感受到壓力?

我們常想吃什麼東西可以提神,但都忽略「什麼東西吃了會疲勞」──該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菜單了!很多東西看似理所當然,一份雞腿便當、一杯鮮奶茶、下午餓了來一塊甜甜圈,這些很可能就是你下午還要多喝兩杯咖啡的原因。一起來看看以下 5 種「越吃越累的食物 」,明天開始少吃一點就能獲得滿滿精神!

「午睡」好處有哪些?4大提神原則告訴你!超過「這個時間」越睡越累,睡前一杯咖啡有加乘效果

「午睡」好處有哪些?4大提神原則告訴你!超過「這個時間」越睡越累,睡前一杯咖啡有加乘效果

你有睡午覺的習慣嗎?適當的午睡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若午覺之後沒有感覺精神更好,可能是你睡錯方式了,或是有睡眠不足的困擾。那,怎麼樣才是「睡得對」?簡單掌握 4 個原則,讓你每天都精神滿滿!

鬧鐘叫不醒怎麼辦?專家提醒5點很重要,早睡早起不一定正確,設定提早20分鐘很管用!

鬧鐘叫不醒怎麼辦?專家提醒5點很重要,早睡早起不一定正確,設定提早20分鐘很管用!

你常常睡過頭嗎?覺得鬧鐘好像對自己沒什麼用;或是明明睡足 8 小時了,起床後還是疲倦非常?早晨的甦醒是今天生活的開端,有好的開端很重要。若你對「爬不起床」感到很困擾,可以試著從下面 5 個方法裡找到解決方式,包括鬧鐘設定技巧、陽光與規律,讓起床不再是件痛苦事。

自殺率增加,全球每年近 80 萬人自殺,「憂鬱」是主因!低潮時,請記得做這 2 件事

自殺率增加,全球每年近 80 萬人自殺,「憂鬱」是主因!低潮時,請記得做這 2 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6 年指出,全球每年有近 80 萬人死於自殺,相當於每秒有 40 人自殺身亡;台灣則是每年有近 4000 人自殺身亡,而其中有身心困擾的人自殺率更高。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王鵬智說:「憂鬱是最主要的自殺原因之一,而要走出憂鬱的第一步是學習自我覺察。」每個人都有過情緒低潮的經驗,常見表現像是低落、做什麼事都沒興致、身體不適、容易煩躁、疲勞、睡眠與食慾改變等,而當低落的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變成憂鬱,甚至出現自殺意念。

  • 1
  • 2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