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自己,最時尚
-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找到了 6 個關於 #社會壓力 的文章
努力完成一切,是我們懂事以來就想要達成的目標。面對每件事情都用盡全力去完成,甚至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每當目標達成,獲得暫時鬆口氣的時間,但無法真正放心,只好不斷往前衝。你知道這樣的狀況可能是「過度努力」所導致,在面對困難時,第一反應是「要如何解決問題」,但卻忘記自己也需要被人溫柔對待。別以為完美才是最好表現,正視內心真正脆弱與恐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6 年指出,全球每年有近 80 萬人死於自殺,相當於每秒有 40 人自殺身亡;台灣則是每年有近 4000 人自殺身亡,而其中有身心困擾的人自殺率更高。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王鵬智說:「憂鬱是最主要的自殺原因之一,而要走出憂鬱的第一步是學習自我覺察。」每個人都有過情緒低潮的經驗,常見表現像是低落、做什麼事都沒興致、身體不適、容易煩躁、疲勞、睡眠與食慾改變等,而當低落的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變成憂鬱,甚至出現自殺意念。
近年來台灣女性意識抬頭,女性比起以前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在我們父母的年代,甚至是現今,女性面對「離婚」的社會壓力,仍然比男性高出許多。本文要帶你來探討,為何很多人明明過得這麼不愉快,還是會選擇不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