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0 個關於 #秋天 的文章
2024年9月22日進入「秋分」的節氣,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是一年中的陰陽平衡點,過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整個北半球各地都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日夜溫差也會逐漸加大。這時也有一些民俗養生禁忌需要注意,以下就來看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解析。
2024年8月7日節氣來到「立秋」。雖然天氣還很炎熱,但秋天已經悄悄來到,或許天氣已經不會再如此酷曬炎熱。而古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又到了季節轉換的時刻,有一些民俗養生的小秘訣需要注意。以下就來看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解析。
2023年9月23日進入「秋分」節氣,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是陰陽平衡點,秋分後北半球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在傳統節氣上會出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以下就來看看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提點!
秋天雖然乾燥,但身體裡卻堆積著夏天累積的悶熱濕氣,所以要利用的秋天好好地排濕,讓身體能夠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冬天,否則容易在冬天生病。由中醫師指點五個改善體內濕氣的方法,你也能做到無濕一身輕!
2023年9月8日節氣進入「白露」節氣,日夜溫差會逐漸變大,也會感覺到「秋燥」越來越明顯,有些人的皮膚、喉嚨會開始感到乾燥。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也特地提醒一些注意事項,以下就來一一整理。
入秋後天氣轉涼,也是流感和新冠的好發季,除了要注意保暖,鞏固好自己和家人的免疫力更是首要之務,營養師高敏敏也在臉書分享「7大飲食指南」,用吃來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中央氣象局提醒,近日東北季風到來,北台灣水氣逐日增多,天氣偏涼,氣溫下降,尤其是外出參加國慶典禮觀禮活動及連假至海邊、平地空曠處者,容易有強陣風,外出要多添衣保暖。
2022年10月8日進入「寒露」的節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看來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在民俗養生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要好好注意,以下儂編就來整理楊登嵙老師的建議!
2022年9月23日正式進入「秋分」的節氣,在這天太陽直射赤道,是晝夜最平均的一天,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陰陽平衡點,在此之後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整個北半球各地都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日夜溫差也會越來越大,氣溫逐日下降。此時當然也有一些民俗上的注意事項,我們來看看楊登嵙老師怎麼說!
每年的9~12月就是吃螃蟹的季節,其中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萬里蟹,不只肉質鮮甜吃得到純粹海味,蟹黃蟹膏也是碩大又飽滿,在大啖秋蟹之前,儂編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螃蟹的飲食原則,享用美食也要顧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