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7 個關於 #職場動力 的文章
根據美世顧問報告,2024 年超過 80% 的員工面臨職業倦怠的風險;美國心理學會2023 年的調查也顯示,57% 的勞工因為工作相關壓力而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些壓力時常與職業倦怠有關。對工作時間、任務分配失去控制,或是在職場遭遇不公平對待,都可能導致工作倦怠。
你知道嗎!其實,人們通常對於經濟上的激勵會有所反應,但他們的反應有時不符合激勵背後的意圖。就像是剛領完獎金,並不會讓你保持一整年的動力一樣。
著手釐清你真正想要什麼,其中一項最簡單的方法是:列一份清單,寫出你想做的三十件事情、三十個你想擁有的東西,以及你在死前想成就的三十件事蹟。這是絕佳方式,讓你開始動起來。
每每接近年節,家裡會有送神及整理神龕的工作,這是為了讓守護家裡一整年的灶神和諸位神明能休息和「除舊布新」,父母親也會加快腳步採買年貨、為孩子添購新衣,讓大家都能高高興興期盼新年的到來。 其實多數人都是「喜新厭舊」或「喜新念舊」的,而造物者非常智慧的讓每一年都有四季的更迭,所以環境與萬物能在一個周期內做必要的休養和更新。
規律呆板又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你逐漸喪失動力與衝勁;面對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越來越提不起勁,甚至感到焦慮不安。有以上問題,不妨反問自己:「當你放下頭銜與身分後,你是誰?」或許便能找到解答!
工作作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在不侵蝕對生命與生活熱情的前提下,保有持續成長的動力,是每一個職場工作者共同的課題。
我記得,有位同學舉手問我,如果「嚮往的生活」和「工作選擇」有衝突應該怎麼辦? 工作與生活之間該怎麼平衡?這大概是許多人心理的問題吧,在學校的時候是,出了社會也是。 我想了一下,這麼說,「工作與生活永遠不可能平衡,甚至也不需要平衡。工作與生活不是人生的五五波,工作與生活彼此介入,相互參與,無法分割。你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也代表了你樂意接受的生活樣態。你的工作,會決定你活著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