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7 個關於 #自我肯定 的文章
成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值得慶祝的事!知名好萊塢演員強尼・戴普曾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都應該慶祝自己的與眾不同,並且無需為此感到尷尬或羞恥。」 「愛自己」是一生的功課,也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來源。親愛的你,擁有專屬於己的慶祝儀式嗎?今天,想分享 9 個日常小行動,是對自己表達愛意的小方法,也讓人更享受獨處、沈浸在一個人的精彩時刻!
時常擔心自己做的決定是對的嗎?會不會因為衝動或一時不察而選錯路?而這些悔恨過去與擔心做錯選擇,其實只要懂得過好每個當下,那便是最好的解答!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的人會說直率很好,但沒有經過思考的直率發言是傷人的,也許說出某句話的人真的沒有惡意,但沒有經過修飾的話過於真實,真實到讓人無法承受,更可能成為被批評者一輩子的夢魘,不斷地自我折磨,而留下傷痕的人卻帶著關我什麼事的醜陋面具,拍拍屁股就走。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 2021 年的尾聲,歷經疫情的爆發、種種來自生活中的壓力,即便每天的步調十分繁忙,內心卻還是感到不安,讓人疲憊不堪,回到家後只想躺著休息什麼都不做。不過你是否懷疑過,撇除外在無法掌控的環境因素後,可能因為疏於傾聽內心的聲音、怠於善待自己而使我們覺得每天都好累、被時間追著跑呢?
每個人在人生之中一定都經歷過一段「低自我肯定期」。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事事偏向自我否定、總是被自己消極的評價所捆綁著,別人都尚未評論什麼,自己就先批判了自己。長久下來就畏首畏尾的過日子,自我肯定感逐漸低落,身心也愈來愈感疲憊。
該做的事情就擺在那邊,但就是完全不想去做,從學生時期開始,每當期中考前要念書,就會開始不自覺的整理起書桌、距離交報告的期限只剩下幾個小時,卻還是決定先去追劇,明明內心有劇烈的罪惡感,很難去享受原本覺得開心的事情,卻還是不想去做,其實拖延症是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並不是覺得這件事情不重要,反而可能是覺得很重要,但怕自己做不好、做不完美,達不到自己心裡所期待的標準,才選擇一拖再拖。
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每天都圍繞著他打轉,我都忘了自己有多久的時間,沒有好好坐下來看書、沒有好好打扮自己,甚至與自己的約會時間,好像再也沒出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