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0 個關於 #萊雅集團 的文章
在市場新浪潮中奪得先機的萊雅集團(L'Oréal)屢次用投資策略向我們證明,「精品美妝」將成為牽動美妝市場的新動力!繼 Prada 之後,日前,萊雅再次大動作進軍時尚領域——入股法國當紅品牌 Jacquemus,正式簽署長期美妝合作協議。「Jacquemus Beauty」來勢洶洶,背後蘊含哪些經商智慧值得探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競爭激烈美妝市場,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過去一年,在「美妝與護膚」的總營收高達 26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8,444 億元),坐穩全球第二大美妝集團,僅次於萊雅集團(L’Oréal)。不久前,聯合利華大動作斥資 1 億歐元(約新台幣 34 億元),擴大內部香水部門研發,引起市場關注,看準全球香氛市場潛力。
今年十月,全球最大美妝集團「萊雅」迎來不尋常的市場異動,其集團繼承人 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法蘭索瓦絲·貝當古·梅耶爾),收購時裝品牌 The Row 部分股票,此舉,引起外界議論。作為全球首位千億女富豪,亦是全球最富有的女人,她的事業版圖不再侷限於美妝產業,一舉一動牽動著全球經濟。
全球最大美妝集團「萊雅」旗下美妝護膚營收,在去年達到 445.3 億美元,持續蟬聯全球最強美妝集團之冠。繼去年斥資 25 億美元收購澳洲護膚及香氛品牌 Aesop 後,今年更宣布與 Miu Miu 簽署「美妝產品線」協議、跨界投資時裝品牌 The Row、發行 12.5 億歐元債券,展現 2024 五大版圖擴張野心。
全球產業動向正在大幅轉變,你注意到了嗎?近年時尚、美妝品牌也受到顧客購物取向、消費習慣改變影響,從而調整銷售策略、線上線下運營模式,甚至自疫情後雅詩蘭黛、萊雅集團也接連注入全部心力、砸重金聚焦於電商通路:「亞馬遜(Amazon)」,企圖採嶄新的消費體驗提升顧客的回頭率。究竟「亞馬遜」背後藏了什麼龐大商業誘因?高端美妝品牌轉攻電商市場又將帶來哪些市場波動?現在跟著儂編一塊兒了解。
作為全球指標性且最大的美妝集團,萊雅(L'Oréal S.A.)去年以高達 25.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71 億元)、收購澳洲護膚及香氛品牌 Aesop(伊索)後,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創下該集團史上最大收購案。然而,萊雅的版圖不止於此,近日,更跨領域投資時裝品牌 The Row,以及生物科技公司 Abolis,野心十足。
The Row從2006成立至今僅僅十多年,由美國童星歐森姐妹創立的品牌,雙人組合聯手打造出「低調奢華帝國」,但品牌的從數位操作到開旗艦店的邏輯似乎都反其道而行,在官方時裝週時程上辦秀卻請全球媒體、買手禁止拍攝,開設的全新門店從空間照來看,藝術品、傢俱收藏比商品還要多,這樣的「逆向操作」看似反常,卻迎來香奈兒股東、萊雅繼承人都投資她們,也讓已經聲勢嚇嚇叫的The Row後勢看漲!
自去年起,全球美妝市場變動不斷;小眾品牌如雨後春筍,而大集團更憑藉獨到的投資眼光築起更壯闊的版圖。其中,疫情後時代下最大贏家,莫過於2023年以25.25億美元(約台幣800 億)巨資買下澳洲天然美容品牌Aesop的法國美妝龍頭萊雅集團(L'Oréal)!投資戰場的百戰百勝,到旗下超過36個品牌的亮眼成績單,甚至耀眼國際的科技美容事業,萊雅集團2024上半年,銷售額更上達221.2億歐元!究竟它怎麼辦到的?我們又錯過些了甚麼成功DNA?現在快速了解!
在全球最大美妝集團萊雅(L’Oréal)的支持下,成立於 1987 年的澳洲香氛護膚品牌 Aesop,持續秉持堅定的信念,開發一系列專業肌膚、秀髮及身體護理產品。在門市設計裝潢上,也獨具風格,簡潔之餘,融入在地文化。近日,全新開幕的 Aesop 北京概念店「王府中環 19 號府店」,便是最美麗的證明。
儘管全球精品業在 2024 上半年不太明朗,但全球「美妝」與「護膚」的銷售表現依舊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穩定佔據市場。綜觀全球最強的美妝集團與公司,從萊雅集團(L’Oréal)、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雅詩蘭黛集團(Estée Lauder),再到寶僑公司(P&G),財報數字仍相當可觀,不受大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