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9 個關於 #衛生 的文章
簡單在百貨公司美食街吃個外食竟吃出人命?這看起來在日常不過的事,現今成為台灣人在害怕的事了嗎?前陣子「蘇丹紅」辣椒粉風波尚未平息,近日寶林茶室炒粿條中的「米酵菌酸」竟出出人命!而「米酵菌酸」又是什麼?日常哪些食物容易出現?身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避免不小心食用到?
每當寒暑假一到,就有大批民眾選擇出國遊玩,然而,在搭飛機時也有幾件事情需要大家注意。對此,就曾有一名國外資深空姐琳達(Linda Ferguson) 跟大家分享幾個在疫情期間搭飛機的禁忌,而美國航空的一名空服員佩雷斯(Leysha Perez)近期也在自己的TikTok上分享了4個登機不要做的事情,像是登記48小時前不要進行水肺潛水水,以及飛機餐納含量高吃多不健康等注意事項,要搭飛機的朋友們快做小筆記吧!
台灣人熟知的「大冰奶」一直有「通腸神器」的傳說,號稱比瀉藥還有效。儂編也是在聽了種種謠言後,以後到早餐店都只敢點紅茶或豆漿。別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食藥好文網」替我們分析了大冰奶背後的通腸秘密,及兩個簡單小調整以減少跑廁所的機率。一起從大冰奶的 3 大原料逐項檢視:冰塊、奶精(或鮮奶)、茶水。
這星期就要迎接中秋連假了,各位都買好返鄉的車票了嗎?隨著 COVID-19 疫情、Delta 變種病毒漸有趨緩,各大眾運輸均開放更多座位及班次讓民眾與家人團聚(雖然不一定能烤肉)。返鄉之餘還是要落實防疫新生活,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整理以下 5 點大眾運輸防疫的注意事項給各位,健健康康地享受假期!
家裡最髒的地方是哪裡?馬桶還是鍵盤?──都不是,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the National Sanitation)在 2011 年做過一項研究調查,針對 22 個志願者家庭做採樣,發現「廚房」才是正確答案。細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是可能原因,以下 5 個「家中最髒的地方」請勤加清潔消毒。但專家也提醒不須過度恐慌,減少細菌即可,不可能完全無菌。
一到夏天,蟑螂就竄出來了!儂編也很害怕蟑螂,但也怕用殺蟑藥會讓有毒物質殘留家中。大自然的生物讓我們用自然的解決方式,提供 5 種天然的去蟑螂方法,小蘇打、柑橘、九層塔都有奇效,學起來跟蟑螂一決高下(以下沒有蟑螂圖)。
防疫期間保護自己人人有責,除了在外緊帶口罩減少群聚外,回到家積極做消毒也是必須,別想急著衝到床上滾,請先到浴室把手先乾淨!若害怕手東碰西碰抹肥皂亂傳細菌,那麼你就需要一台「自動感應洗手機」,「小米」這台防疫小尖兵家家必備,MIT的這一款勇奪國際大獎,還能改善小朋友不愛洗手的問題。
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幫孩子準備水壺,讓孩子方便喝水,但是每天使用的水壺若沒有好好清洗,反而容易滋生細菌,原本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他多喝水,沒洗水壺反倒讓孩子離疾病更近。日前有名網友就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表示有家長完全不洗孩子的水壺,甚至杯底和吸管都已發霉,還繼續讓孩子使用。
雖然說出門在外,飯店就是家,但再豪華也不如自己家衛生、隱私和安全。住飯店到底要注意哪些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房間裡不為人知的秘密,帶孩子出去玩住飯店,房間一定要注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