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哪裡玩都冷颼颼,這時候去泡溫泉最合適了!台灣的溫泉多,泡溫泉的好也處多,但若泡得不正確,要當心發生意外。每到這個季節總有人因為未注意身體狀況泡溫泉,而造成昏迷、送醫不治的事件。國民健康署建議了6項泡湯應注意的事項,泡對方法,才能健康享受。
延伸閱讀:冬天就是要泡湯!6款特色溫泉推薦:絕美文青湯屋、大自然露天溫泉、泥漿溫泉
泡溫泉要注意:
01|時間不超過15分鐘
02|起身一定要慢
03|多補充水分
04|水溫要注意
05|不宜空腹或飯後
06|泡溫泉要揪團去
時間不超過15分鐘
source:unsplash@stefentan、goumbik
泡湯的時間不宜過長,建議勿超過15分鐘。泡太久容易使皮膚乾燥、乾癢,產生皮膚炎──泡完後可以擦一點保濕乳液保養肌膚;但危險的是,泡太久會讓心臟的負荷過重,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容易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所以建議泡15分鐘,就一定要起身休息一下。
延伸閱讀:礁溪住宿推薦「呆水溫泉」!清水模耗時7年打造,獨立湯屋「內外雙湯池」泡完再享龍蝦牛排
起身一定要慢
source:unsplash@craventure
泡溫泉時血管會擴張、血壓下降,起身未將動作放慢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導致暈炫昏倒,這時候再撞到頭或是失去意識溺水致命很可怕。泡湯後應該慢慢地起身,並在池子旁稍坐一會兒休息,避免發生意外。
延伸閱讀:烏來民宿推薦「烏來旅晨」!半山腰上純白玻璃屋 ,6間特色湯屋盡享絕美景色
-
多補充水分
-
source:unsplash@johnnymcclung
- 溫泉的溫度通常都比身體溫度還要高,儘管看不出來但泡湯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身體正在大量流汗。流汗等於流失水分,時間一長稍有不慎就會脫水、暈眩想吐。所以泡湯前後,都應該將水喝足。
- 延伸閱讀:晚上喝水還可抗老?蔡依林親授私房「喝水保養法」,預防水腫睡前還要加上這一招!
-
水溫要注意 -
source:Unsplash@ben lim
- 我們常覺得溫泉越燙越好,但其實水溫只要36℃左右就能達到溫泉的療效;一般來說建議溫度勿超過40℃,若溫度過高,身體的血管擴張,但大腦卻處於缺血狀態,就容易發生危險,年紀長者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患一定要特別小心。尤其糖尿病患者的感覺神經較差,對水溫不敏感,常常一不留神便會燙傷。泡湯也要注意不可一下冷水、一下熱水,冷熱溫差大,血管會急速舒張、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 延伸閱讀: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坐擁全台唯一亞熱帶雨林,還藏了幾隻恐龍!
-
不宜空腹或飯後 -
-
source:unsplash@pisethyun、clorisyy
- 吃飽後,大量的血液會集中在胃部運作消化系統,這時候若馬上泡湯會分散血液,影響腸胃消化;空腹時身體虛弱,要泡湯也不太合適。最建議的時機是吃飽飯後,休息1.5小時左右再泡。泡湯尤其要避免食用酒精及麻辣的食物,會造成心跳加速,加上熱水刺激,心臟難以負荷,形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
-
泡溫泉要揪團去
-
source:unsplash@fezbot2000
- 獨自在山林裡泡湯的畫面很夢幻。但要是這時候發生意外,就沒有人可以救你啦!國民健康署建議泡湯最好是要有親友陪同,以免意外發生但錯失了黃金醫療時間。其實現在的很多溫泉旅宿業者,都會要求二人同行才能入住了,以確保顧客的安全。總和以上,泡溫泉因為溫度的關係,與心血管的關係密切,有相關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若想泡溫泉應先諮詢個人醫師。
延伸閱讀:你試過在雲霧中泡湯嗎?全台「5間神等級飯店」高空無邊際泳池是基本,群山煙嵐根本仙境!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