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台灣服裝設計師江奕勳(Angus Chiang),把台灣文化轉換成設計元素直接搬上時裝週舞台嗎?當舞台走出「人體檳榔袋」、「小學作業簿」,模特兒甚至提了台灣經典的珍珠奶茶,而且秀場的音樂還是台灣獨立樂團,看到這些台灣日常被搬上國際伸展台,不僅是大驚,更是超有感!

自然、害羞大概是江奕勳踏進攝影棚給人的印象,但他的作品卻是呈現大膽、鮮明的反差,他在2013年以畢業作品「航向月球 Sailing to the moon」勇奪倫敦畢業展服裝週的國際首獎,並於2017年入圍第四屆LVMH Priza入圍設計師,同時也是唯一入圍的台灣設計師,更在2018年春夏時裝週以「她與她們的紅唇」系列,讓火辣台味的「檳榔男施」獻上台灣文化的故事,還有最近2019春夏的「早安!城之美」系列服裝拼貼出台灣城市風景。
江奕勳在2015創立品牌《ANGUS CHIANG》,而每季的主題靈感都是取自台灣生活周遭,像是電子花車、檳榔西施、辦桌或是機車文化等,他表示要把觀察到的好玩有趣事物,以服裝直接明確地傳達給大家。然而在時裝週發表後曾掀起網路上的論戰,但對江奕勳來說,這就像是一場有趣的實驗,因為他會去觀察所有人的討論,而且他認為不論褒貶,都是最真實的回饋。
Bella儂儂 × Angus Chiang
Bella:你的作品比較不受流行趨勢所左右?
Angus Chiang:我覺得這樣沒有不好,因為我們服裝品牌的季節本來就提前許多,可能早個半年或一年,所以如果能夠透過媒體或部落客整理好趨勢的話,就可以讓平價品牌或快時尚能有方向去設計服裝,透過這樣的方式,順勢把潮流與趨勢戴起來。
Bella:生活中哪些元素會讓你想將它轉變為素材?
Angus Chiang:我通常會觀察生活上接觸到的東西,或是看到一些素材太好笑、太有趣,就會想拿來試試看,所以我並沒有特別想做什麼,只是翻到什麼覺得好玩就拿來做題材,並不會限制自己,也不會太深層的探討,我不太會刻意去做文化的鑽研,所以這些作品雖然看起來好像承載了很多台灣文化,但其實都只是日常中常見的事物而已。
Bella:台灣的環境裡有很多配色會讓人感到衝突?但你似乎很喜歡這樣的衝突感?
Angus Chiang:其實台灣本土有很多在地顏色都很衝突,我很喜歡那樣的用色,這也是我一直想嘗試的,有的人會嘲笑那很土,但有的人會覺得很有趣,我喜歡去看這兩者的反應。我喜歡純色,我的品牌以橘色為主色調,偶爾會加入一些比較安全的灰色或藍色,但純色、鮮明的顏色跟撞色是我一直在設計裡會出現的顏色。
Bella:回到服裝的剪裁上,在考量每一季設計時,你會怎麼決定這一季該用什麼樣的線條?
Angus Chiang:我不會特別改變我喜歡的剪裁,但會因為主題而去做調整,像是若這一季我們以檳榔來創作,剪裁上就可能會有圓形、三角形這樣的輪廓,或是我做電子花車相關的主題,服裝剪裁靈感就會來自車,但回到我的品牌上還是會有個既定輪廓,像是大多上衣都是單斜邊,而褲子沒有斜邊,這也是我希望可以做出區隔,讓大家一翻衣服就知道這是我的品牌。
.jpg)
江奕勳的作品在許多人眼裡可能很怪,但怪的很藝術,甚至怪的有種「特別」的美,那樣的「特別」或許就是來自「台灣文化」與「時尚」間的反差衝突,而文化若能被轉化成設計其實是件很珍貴的事情,因為那樣的設計即是源自觀察生活中的美。
編輯:Eli Yeh 編輯整理:陳家琳
《Bella儂儂 October 2017 No.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