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步入社會,我們看似擁有了更多選擇的自由,但太多的選擇也讓人感到無所適從,找不到自己熱衷的工作,對人生感到茫然,如果看到同儕過得比自己更成功,就會掉入好像只有自己最廢的黑洞,這些種種的焦慮和不適應就被稱為「青年危機」,同樣是被稱為Z世代的儂編,想以這篇文章跟你說其實青年危機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只要我們了解它並找出自己能改變的地方,就能把危機變轉機!
延伸閱讀:想太多、鑽牛角尖,你也屬於「內耗型人格」嗎?停止事前否定、用求助取代自責...5件事讓你與自己和解
-
1.青年危機是什麼?
source:迪士尼影業
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又被稱為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是指22~29歲之間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在出社會後容易面臨到的一種心理狀態,覺得找不到自己的熱衷、比不上更成功的同儕、對人生感到茫然、甚至想到「三十而立」就開始呼吸困難,擔心自己無法符合大人社會的期待,腦中產生強烈自我質疑和否定感,這...可說是現代青年人現象級的集體焦慮。
延伸閱讀:工作總是拖延到最後嗎?職能治療師8種「拖延腦」類型分析:讓你提升大腦醒度,做事效率高人一等!
-
2.青年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source:迪士尼影業
相比上一輩早早就出社會工作,25歲不少人就已經成家立業,現代人物質生活提升,但薪資成長緩慢,年輕人覺得自己沒本錢追求上一輩那種「有意義的生活」,於是寧可把薪水拿去吃大餐、買名牌包。而社群媒體的發達,不少人都會曬出自己「過得很好」的一面,當看到別人好像過著相對自己正常、符合社會期待的生活,還是不免與人比較,更會加深自己好像一事無成的感受。
延伸閱讀:「房間色調」能影響情緒!粉色讓心靈平靜、紫色刺激思考,「大地棕」竟然成為疫情下的熱門色彩?
-
3.我們可以怎麼面對?
-
-
source:迪士尼影業
除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少看IG、FB之外,我們也可以試著改變,例如讓生活中多一些相信自己的人,在迷茫中,積極正向的朋友會鼓勵你做出行動而不是叫你躺平、接受現實就好;列出想要改變的清單,並且從最容易、犧牲最小的小事做起;行動時更專注於承諾,找尋自己的人生火花時,不少人都會一股腦投入三分鐘熱度,只有信守你對自己的承諾,才會有動力持續努力,並在前進的過程中汲取到寶貴的人生經驗。
-
4.青年危機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
-
source:迪士尼影業
了解到青年危機的普遍性、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形,心中的焦慮其實就會舒緩不少,而我們也知道不要經常與別人比較,而是要與自己比,生活沒有非得怎麼樣才「合格」的標準,既然不想活在別人的套路,就要設計自己的出路,透過儘早了解自己、梳理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青年危機同時也是轉機,正是一個人蛻變、成長必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