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和豐富奧妙的戶外活動,提供了難忘的自然體驗和身體挑戰。然而,根據內政部消防署資料統計,民國 109 年山域意外事件當中,求援原因前三名依序為:迷路 41%、創傷 20.4%、疾病 11%。可見迷路是登山發生意外的最大原因之一,不可不慎。登山迷路怎麼辦?發生意外時如何自救或預防?以下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登山迷路了怎麼辦?「往下走」恐致命
歷年來登山遇難的事件頻傳,其中對於地形的不熟悉,迷路失去方向也是造成意外的原因之一。搜救達人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第 2 大隊大隊長陳軍佑過去曾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記得別在用下意識的判斷往下走」,這可能會是致命關鍵。 陳軍佑表示,「迷走山區超過 2 天以上才被找到的人,他們最後被發現處幾乎沒有例外的都是在溪谷。」很多人迷路後下意識的想要「往下走」來到溪谷,誤以為循著溪流向下,最後就會平安回到「人間」,但事實上最後往往都是被懸崖、峭壁所阻隔,反而阻斷生機,也增加搜救困難度。
迷路時應遵守 6 大自救原則
若不幸在山區迷路了,該怎麼自救?陽明山國家公園提供以下方法:
1. 最忌驚慌失措、胡走亂闖,請先冷靜下來,保留體力。
2. 辨明方向後退回原處重新確定正路或等待救援。
3. 注意防濕、防風。
4. 節省糧食、飲水,手機可改為每小時正點時開機5分鐘通話以節省電力。
5. 若要移動位置以避風雨時,應沿路折斷一些小樹枝、綁草葉或堆疊石頭作為記號,同時讓搜救的人員可以循跡找到你。
6. 若發生意外事故時,先找一個收發電訊較佳的位置,撥打 110、112、119 或通知有經驗的親友代為報案。求救時應清楚告知行走路線、目前可能位置、海拔高度、地形與特殊景觀等。
爬山時如何預防迷路?
了解登山迷路的自救應變方法很重要,但是若能做好登山前的前行規劃與準備,才能真正有效預防登山迷路的窘境。陽明山國家公園列出 6 點注意,教大家如何事前預防登山迷路:
1. 登山行動中應隨時觀察周圍的風景及地形、地物以及前面的人所留下的腳印,同時應注意嚮導員留下的記號,或足以指引正確路徑的任何標誌。
2. 遇岔路時應仔細辨認觀察,或等候隊伍確定正確路徑。
3. 在沒走過的山區或濃密的芒草林、箭竹林,都應沿途留下記號,以便走錯路時可原路折回。
延伸閱讀:登山初學者想挑戰百岳?盤點台灣 5 座入門百岳,讓新手村的你也能欣賞壯麗山景!
4. 對一些容易誤認的獸徑、獵徑、林道、保線路、取水徑等,都應加以辨認。
5. 最好避免單獨一人登山或脫隊。
6. 行前若能購置指北針、省電的 LED 手電筒或手搖(手壓)發電的手電筒(有些多功能的機型具有手機充電、收音機、閃光燈和哨音等功能)、(電池式)手機充電器、雨衣、禦寒衣物、打火機、口哨、萬能刀、GPS 等攜帶備用,萬一迷路時,也比較能維護安全。
延伸閱讀:在地登山健行攻略!芝山岩暗藏豐富文化遺跡,天母親山步道直通秘境,金黃色「翠峰瀑布」超壯觀
5 大常見登山意外急救指引
1. 受傷:人為負傷或遭受傷害時,不論傷勢輕重,都要沉著,立即採取急救措施並請求支援。通常失血只要不超過 1000CC 是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因此不用看到流血就驚慌失措。一般的外傷只要有適當的止血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2. 落崖:失足落崖應心平眼快,即時手提最近樹幹、茅草、岩石等突起物以防繼續掉落並等待救援。
3. 失溫:當體溫降到攝氏 35 度以下時,人體即已進入失溫狀態。症狀包含:感覺寒冷、皮膚蒼白、四肢冰冷、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言語含糊不清等。嚴重者可能心跳極慢,呼吸細微,即使呼吸及心跳停止,也不可認定患者已死亡,應立即施以急救處理。
急救的原則:將患者帶離惡劣的低溫環境,移至溫暖的帳篷或山屋內。脫掉潮濕冰冷的衣物,以溫暖的衣物、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若患者意識清醒,則可讓他喝一些熱而甜的飲料,若已不省人事,則讓他以復原姿勢躺著。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應展開心肺復甦術,並儘快送醫。
延伸閱讀:假日就往山上跑!台北8條「親山步道」快收藏:七星山適合百岳新手挑戰、軍艦岩特殊地質超壯觀
4. 休克:休克症狀包含:感覺虛弱昏眩、焦慮不安、嘔吐、皮膚蒼白濕冷、呼吸淺而快、脈搏快而弱、甚至昏迷。
休克時急救處理 6 種方法:
(1)使患者採平躺姿勢,頭部偏向一側,腳部以毛毯、木箱等物墊高。
(2)鬆開項部、胸部的衣物束縛。
(3)蓋毛毯保暖(不可使用熱水袋,避免因皮膚血管擴張使血液流向皮膚,使器官缺血嚴重)。
(4)依休克的不同原因加以處理,如出血者給予止血、骨折固定患肢以減輕疼痛。
(5)患者口渴用濕棉籤擦嘴唇,不可直接喝飲料。
(6)每 10 分鐘檢查呼吸、脈搏一次、並立刻送醫處理。
5. 氣喘:先保持鎮定,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好,維持緩慢和放鬆的呼吸方式,詢問患者是否攜帶隨身藥物,依醫生處方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若效果不好,間隔5分鐘後再噴一次(最多噴三次),著未好轉需儘速就醫。若有口服型藥物,也可服用隨身攜帶的藥物,約 40 分鐘才見效。
以上幾點都是登山時遇到緊急狀況會應用到的方法。登山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戶外活動,許多人都藉由登山來紓解日常壓力,或是帶家人一起親近大自然與流流汗,但登山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尤其是要挑戰具有一定難度的路線時,更需要充足的準備,行前也應該了解路線的情報與野外相關知識,並時時刻刻小心留意四周狀況,以避免發生意外。
延伸閱讀:【基隆人帶路】山林中解放「平溪幼坑古道」踏青趣!一探“據傳”日治遺留的「台北州基隆郡界碑」真面目?
地震來了,「緊急避難包」怎麼準備?一表看懂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及3大災害避難原則
嘴角破原來不是火氣大!中醫解析口角炎病因分2種,要補「這3種營養」、1茶飲3穴道加速復原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