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女性意識抬頭,女性比起以前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在我們父母的年代,甚至是現今,女性面對「離婚」的社會壓力,仍然比男性高出許多。本文要帶你來探討,為何很多人明明過得這麼不愉快,還是會選擇不離婚?
延伸閱讀:女神瑪格羅比:「所有的女性都該被正視!」為女人成立製片公司,細數她的成名史
認為「已婚」身份才是社會主流的一分子
當社會期待男性成就高,女性則是「家庭要顧好」,因而出現「是否要離婚」的選擇時,女性更容易因為社會期待與壓力,為了孩子,為了周遭人的眼光,而吞下許多委屈,以保有這個「已婚」的身分。甚至,認為這個「已婚」的身分,是自己的權利,是代表自己成為社會主流價值接納的一分子,而非一個「失敗者」的關鍵。有的時候,有些女性不見得害怕面對社會主流價值,尤其是面對另一半出軌時,她們或許原本願意為了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感受,而非為了社會期待或別人的眼光而犧牲,留在一段不滿意的婚姻裡。
延伸閱讀:過度的關心使人備感壓力!不愛的話,一點點的關心都是打擾
害怕被周遭比較
圖片來源:pexels
身邊大部分的朋友都結婚了,若自己離婚,還帶著兩個孩子,感覺自己就和別人「不一樣了」,會有很多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失婚婦女」、「女強人,所以沒辦法維持婚姻」、「她一定有什麼問題,所以老公才會外遇」……這社會對女性的嚴苛要求,而自己,是否有能力、有勇氣面對這些不公平的期待?幾經思考後,平很多人會決定不離婚,和先生各過各的。
延伸閱讀:別再說你只愛我.....面對婚姻不忠的另一半,「這件事」比離婚更重要!
婚姻出問題常規歸咎到女性身上
但若身邊的人不支持,甚至認為「男人會逢場作戲是正常的,最後都是會回歸家庭的」;或把男人出軌、婚姻出問題的責任都怪在女人身上,甚至認為是因為女人「在外工作太優秀,造成老公的威脅感或不顧家庭」、「都在家,像黃臉婆一樣,讓老公沒興趣」,使得女人似乎背負需要「維持家庭」、「維護關係」的「完全責任」,因此女人要吞下委屈,留在婚姻,似乎成為一種「必須」、「不自私」且「負責任」的選擇。
原文出處:PopDaily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2020台劇懶人包】下半年9部重磅影集蓄勢待發,21部好劇推薦讓你追好追滿!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婚紗夢」!盤點10組藝人絕美婚紗,看了超想原地結婚啊!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