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因環境溫度或濕度的變化,易造成皮膚與外界接觸後出現敏感狀況,京硯皮膚科醫師胡怡萱建議,當肌膚出現問題時,應依循醫囑謹慎用藥,並做好保濕,才不會讓肌膚陷入惡性循環。止癢藥膏多含類固醇,未經指示長期使用,恐讓皮膚變薄、變紅,微血管擴張,甚至造成損傷,幾個常見換季NG行為應盡量避免,才能解除秋冬乾、敏、癢的危「肌」。
延伸閱讀:手、腳出現會癢的小水泡?詳解造成「汗皰疹」的 3 大危險因子!用 6 招避免復發: 平常務必做足保濕
NG行為01:癢了就擦藥,恐擦出抗藥性.jpg)
胡怡萱指出,面對皮膚層出不窮的問題,許多人第一時間會先尋求外用藥膏的幫助。然而,外用藥物雖然能緩解不適,但多含類固醇,若未經醫師指示使用,容易產生副作用。想改善換季乾癢問題,應從肌膚根本問題著手。若是因為肌膚乾裂而引起的紅癢症狀,建議可選擇含有保濕功能的成分,舒緩發炎與癢感,且相較藥用類固醇來說,對肌膚也較溫和無負擔,能長期使用沒有抗藥性。
延伸閱讀:異位性皮膚炎只要吃藥就會好?醫師解析食、衣、住、行自我照護注意事項,加碼外出旅遊皮膚保養須知一次看!
NG行為02:癢了就抓,反釀惡性循環.jpg)
秋冬乾冷空氣,讓肌膚水分大幅減少,造成乾裂與角質受損,這時,對於外界刺激的耐受度就會下降,出現紅腫癢等。此時,若以外力搔抓、止癢,恐讓病菌入侵造成發炎、刺痛、灼熱、搔癢等,陷入惡性循環。胡怡萱建議,可選擇含有豐富維他命 A、E 的乳木果油、維他命 B5、胺基酸等保濕修護成分的產品,修護受損肌膚,提高肌膚飽水度,改善缺水狀況,為皮膚建立健康角質層。
延伸閱讀:一到冬季就皮膚乾癢抓不停?醫師提醒錯誤處理的 3 大雷區,加碼教你自製「清涼油」止癢
NG行為03:沐浴過熱,肌膚防護下降.jpg)
人體皮膚表面存在著豐富的菌叢,也就是肌膚微生態 (Microbiome),其中,好菌會抑制壞菌生長,保護人體免受致病微生物侵襲。「秋冬時,許多人習慣洗個熱水澡,但過熱的水溫會破壞皮脂膜保護力,讓肌膚油水失調、益菌失衡。她提醒,除了使用合適的水溫沐浴,也儘量避免使用含皂鹼與清潔力過強的沐浴品,選擇中性溫和的沐浴乳;浴後保養也相當重要,搭配保濕乳液來鞏固皮脂膜健康,提升肌膚保護力。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換季皮膚搔癢、乾裂、粗糙…皮膚科醫師提醒:別做 3 行為,輕鬆擺脫肌膚敏感問題】
圖片來源:canva
延伸閱讀:
皮膚起紅疹、中重度冬季乾癢快就醫!皮膚科醫師解析如何減輕乾癢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