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加上抗疫半年已經讓不少人身心疲累,情緒健康亮起紅燈。在種種社會及生活的壓力下,焦慮症已成為十分常見的都市病之一,除了重視身體的健康情況外,精神健康亦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購物狂其實是抑鬱、焦慮症?出現這3種行為要注意,一定要記住的抑制衝動購物小撇步有「這些」!
周潤發自爆患驚恐症長期失眠
不少明星在娛樂圈這種高壓環境下工作,常常會因為壓力大,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情緒病。人見人愛的「發哥」周潤發,常常以親民又積極的形象示人,誰料他曾經深受焦慮症困擾!過去,周潤發在報章撰寫專欄自揭拍完電影《臥虎藏龍》後,開始出現失眠、呼吸困難的症狀,當時「發哥」進軍好萊塢時承受巨大壓力,加上他對自己要求過高,因而患上驚恐症。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當時他常常會出冷汗、呼吸困難,後來尋求心理醫生幫助,花了3個月時間情況才有好轉。周潤發表示自己開始慢慢調整心情,學會放鬆、放下壓力,才逐漸走出負面情緒。
延伸閱讀:【克編雜記】負面情緒從來不是問題,面對、處理才是要跨越的關卡
周柏豪曾受焦慮症困擾情緒失控
另一名男藝人周柏豪,在入行前曾深陷焦慮症的漩渦之中,他曾分享自己任職模特兒打算入行前,突然全面爆瘡,甚至連洗臉的時候都會流血,讓他十分沮喪。情緒低落導致暗瘡問題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周柏豪憶述當時自我封閉了1年時間「不剪髮、不剃鬚、不外出」,而且經常無故驚恐起來,呼吸困難,甚至聽到奇怪聲音。就連家人的關心在周柏豪耳中聽起來都像是諷刺,他透露自己經常發脾氣「不停鬧回家」,朋友都疏遠他。
我感覺沒有將來,沒有希望 -周柏豪
在家中的那段陰鬱的日子裡,周柏豪開始自學吉他並嘗試作曲,他還開始看書、攝影和寫作,充實自己也學會了不少東西。他坦言回想起來當時患情緒病不一定是壞事,否則自己也不會找到人生方向,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幸好,當時得到父母的鼓勵,也願意接受醫生的治療,更遇上人生的伯樂作曲人陳光榮,使他真正的接觸音樂,發掘了自己的興趣並全情投入,不讓自己有空閒時間胡思亂想,逐漸讓意志消沉的自己走出情緒困局,成為熱愛創作和音樂的歌手,在演藝圈找到自己發光發亮的舞台!
延伸閱讀:你也是個容易想太多的人?或許你能試試這6個方式,別讓自己的心累到生病!
焦慮症是什麼? 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
面對潛在的威脅以及壓力時,焦慮與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然而當焦慮產生的不安感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就必須警惕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緒狀況。焦慮症包括廣泛性焦慮症、恐懼症、驚恐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等。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患有一般精神病的比率是13.3%;當中焦慮症,即包括驚恐症及各類恐懼症已佔1.5%。另外,女性患病的機率比男性高,高達2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曾患上一種焦慮症,而男女比例約為1比2。
受情緒捆擾不應該逃避問題,7大病徵有:
1.擔憂每日發生的大小事情,焦慮情緒持續不斷。
2.病徵持續六個月以上。
3.出現亢奮徵兆:心跳加速、流汗、身體顫抖、口乾。
4.出現胸腹徵兆,包括氣管有哽塞的感覺、氣喘、胸口痛處、作悶作嘔或腹部不適。
5.心理徵兆:暈眩、感覺物件不真實或自我不實際地存在,害怕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害怕死亡。
6.一般性徵兆:面泛紅潮或打冷顫、麻痺感覺、肌肉緊繃或疼痛,坐立不安、精神緊張。
7.其他徵兆:大驚小怪、不能集中精神、脾氣暴躁、失眠。
患有情緒病並不是一件難以啓齒的事,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才能在困局之中發現希望走出陰霾。而身邊人的情緒也需要多多用心留意,若發現有情緒病的徵兆,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尋求專業與合適的治療,以防止情況惡化。
更多內容:
羅志祥取消關注周揚青 網民揭疑留戀小三證據 分手後該刪除前度?
生活很累只想靠請假逃避? 試用9個方法處理焦慮情緒|自我管理
※本文由《香港01》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